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的世界濒危物种
——桃花水母
近日,大量出现在了
永康舟山一鱼塘
今年9月下旬,在舟山镇一处水库大坝旁的鱼塘内,鱼塘塘主周新杰意外发现了水母的身影。“成群的水母漂浮在水面上,一收一缩,一直在动,非常漂亮。”第一次在自家鱼塘见到水母的周新杰立刻拍照发到朋友圈,并收获了大量点赞。
经永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鉴定,这些水生物被断定是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大如桃花,形亦如水中桃花,故而得名。桃花水母已存在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被称为“水生物的活化石”,极具学术价值。
“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洁净。能见到这个桃花水母,说明水质很好。”永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朱新丁说。
相关链接桃花水母是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记录11种。水母体直径1.5-2厘米,具有很多触手,缘膜很厚,其水螅型阶段仅有数毫米大小。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有世代交替。螅形体高约2公釐,无触手,借出芽方式产生水母体。
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阶段组成。栖于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jellyfish)。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痹,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的主要食物由浮游动物组成,浮游动物的大小范围为0.2-2毫米。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中国均产,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
*相关资料、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让我们一起保护生态环境
相信会有更多桃花水母
“花开”永康
融媒记者
卢俊龙
融媒编辑
卢嘉乐
永康市融媒体中心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等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线索爆料/商务合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