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宣传展示、传承弘扬我市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非遗融入社会生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建设,推进美丽非遗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相结合,与农村文化旅游相结合。我市于重阳节期间(9月30日至10月3日)在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举行“首届金华市传统戏剧民间剧团表演赛”、“年金华市传统手工技艺展”、“厚吴祭祖典礼”等非遗系列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金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永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永康市厚吴村等单位具体承办。
民间剧团擂台竞技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考察北京玉河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工作时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9月26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北京调研戏曲工作时强调,振兴戏曲艺术关系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民族精神维系传递。近三个月来,省委夏宝龙书记就非遗工作五次作出重要指示,其中明确要求:要像四川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地方剧种。以婺剧为代表的我市传统戏剧,不仅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而且剧种繁多、特色鲜明,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第二大地方戏曲剧种。婺剧的流布地域,以金华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周边县市。目前我市常年演出的民间职业婺剧团有50多个(发展最繁荣时期达到多个),民间职业婺剧团是一支专业剧团不可替代的团体,是婺剧百花齐放之中一支新的生力军,服务于数千万群众,满足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婺剧表演中体现出的优良传统美德,感化民众,缓解社会矛盾,劝人向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为展示我市民间婺剧团建设成果,于重阳期间举行金华市传统戏剧民间剧团表演赛。在各县(市、区)文化部门推荐的基础上,市文化局审核后确定八家民间剧团参加表演赛。本次表演赛,各兄弟县市的民间剧团进行了激烈的角逐比拼,场下观众看的入迷,场上实则“硝烟弥漫”,各个剧团都亮起来“拿手好戏”。比如,武义的小百花婺剧团有国家级演员周子清做艺术指导,浦江乱弹艺术团的《晋宫冤》不仅剧目精彩,演员功底扎实,唱腔清丽婉转,而且机关布景、变化飞人一应俱全。……可谓“五湖宾客集屏麓,八婺名伶闹后吴”。表演赛邀请了我市婺剧表演专业人士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对各参赛剧团参赛的剧目、演员、后台、团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出金奖2名,银奖5名,鼓励奖1名。金奖节目为来自于浦江县乱弹艺术团的《晋宫冤》、金华市青年剧团的《金龙与蜉蝣》;获银奖的节目分别是:永康台州婺剧团《杨门女将》、武义县小百花婺剧团《大宋巾帼》、东阳东阳江百花婺剧团《七郎八虎闯幽州》、义乌市小百花婺剧团《双女闹花堂》、永康市QQ婺剧团《斩美案》;鼓励奖1名,浙江金西婺剧团《双合缘》。
传统手工技艺荟萃我市素有“百工之乡”的称誉,传统手工技艺独具金华地区文化和风俗特色。本次展览汇集了我市部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精品项目。不仅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亲临现场,还有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参与现场展示,与现场观众互动体验,使其在互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踩街展演遍地开花10月1日下午,在厚吴村大会堂里,锣鼓声声,一片欢天喜地,热闹非凡。永康十八蝴蝶、永康打罗汉、永康铜钱棍等十余个非遗表演类项目齐齐亮相厚吴村。接地气的表演让厚吴村的村民一次次齐声喝彩,掌声此起彼伏。这样的非遗项目展演,让群众大开眼界,纷纷表示:“很好看,有味道,有些节目,今天还是第一次看到。”
祭祖典礼古礼中传承10月2日上午,在吴氏宗祠,厚吴祭祖典礼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举行。厚吴祭祖每年二次,分春祭和冬祭。春祭按宗谱的信息,代代相传,由大宗理事会统一安排,定时召集子孙按昭穆顺序进行墓祭。接着是各小宗分祭,最后是分户祭。冬祭在吴氏宗祠举行,同样有大宗理事会组织,参加者是全体裔孙,有固定的仪式程序。广大人民群众是非遗的缔造者、传承者,农村更是非遗生存的沃土;非遗来源于民间,也需要回归民间。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只有深深地植根于农村,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非遗保护的进程,才能着实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