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在38岁就离世的神童魏永康背后,到底

前几日,听闻有“神童”之称的魏永康已经病逝,年仅38。13岁就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魏永康曾经创造过奇迹,但在进入中科院深造后,他身上的光环却消失了。魏永康的人生似乎被按下了快进键,很早就读上大学,很早就去世。在“38岁就离世的神童”魏永康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苦衷?一:成为神童。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的一个普通家庭。魏永康的母亲名叫曾学梅,50年代出生于湖南邵阳农村。高中毕业后,曾学梅先是在长沙负责照顾残疾人魏丙南,后来又嫁给了年长自己近20岁的魏丙南,成功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魏永康与母亲在家中接受采访。年,曾学梅跟着丈夫魏丙南回到华容。年,魏永康出生。之所以父亲魏丙南给儿子取名“永康”,是希望他一生健康,不要像自己一样因为残疾而错失了许多生活上的“美好”。不过,每一个人对于“美好”的定义都不同。父亲魏丙南认为“美好”的前提是“健康”。母亲曾学梅则认为“美好”的前提是“读书”。之所以曾学梅有这样的认知,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曾学梅从小就很聪明,但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能上大学,只读到了高中。虽然在那个年代,高中也算是高学历了,但显然曾学梅还是觉得很“遗憾”。所以她想要将这种“遗憾”,全部弥补在儿子魏永康身上。倾尽一切,也想要让儿子通过读书出人头地。魏永康2,3个月大时,曾学梅就开始教他认字,读古诗。将“教育”穿插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元宵节母子俩去看热闹,母亲就让儿子用心形容这个场面,要他学成语。魏永康1岁3个月时,曾学梅就开始教他写字。到他2岁时,已经认识近千个汉字。4岁时,魏永康基本已经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年,曾学梅带着4岁的儿子到县城的小学报名念书。老师们看着这个4岁的孩子,下意识地就拒绝了曾学梅的这个要求。不过,在曾学梅的坚持下,老师们还是专门替魏永康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入学考试”。小小的魏永康竟然把小学的题目全部按时答完,且全部正确。所以魏永康的小学阶段,只读了2年就成功毕业……教过魏永康的老师们都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当其他学生都在看黑板记笔记时,魏永康总是在分神,也从不动笔。但每次叫他起来回答问题,又全部能答对。所以时间久了之后,老师们也就不再管他了。年10月,8岁的跳级“小学毕业生”魏永康被当地重点中学华容一中录取。曾经的华容一中副校长易三祥对魏永康印象极其深刻,他说:什么东西他一看他就明白。他有的甚至看也没有看,一堂课60分钟、45分钟,最多听到五分钟的课。一路走来,魏永康获得了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奖项。比如“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令他的“神童”名号愈发响亮。因为种种神奇表现,魏永康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地的“明星”。▲各大媒体对“神童”魏永康进行报道,他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的小明星。年,13岁的魏永康参加高考。他发挥得“不是太好”,以出头的高分,年级第8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年,魏永康连续获得学校的奖学金。也就是在这一年,17岁的魏永康收到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可是没有人预料到,魏永康的“天才梦”,将会在中科院戛然而止。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年11月9日,魏永康因病离世,年仅38岁。一场场变故来得太突然,所有人都很诧异。到底是谁,打碎了魏永康的“天才梦”?“38岁就离世的神童”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苦衷?二:跌落神坛。对于魏永康的退学,中科院给出的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不适应中科院的知识结构”。对于一位“神童”来说,无论是什么理由,被学校劝退,都不是一个体面的结局。事实上,曾学梅听到了魏永康被退学的消息后,曾去找过中科院的导师。老师回答说:……生活上的一些事情,领导参观,他的房间,洗衣服什么的,永康平时这些生活上的小事不注意,发生非典的时候,人家都来领药,他不来领药,人家都来领口罩,他也不来领口罩,都是排队送到他家里去。……他房间也不打扫,房间很臭的,他自己也不洗澡,天气热了,洗澡换的衣服要第二天中午洗,……所以一开门,汗臭气,……而相比生活能力差,更令老师们失望的是:除了“读书”,魏永康并没有展现出天赋异禀的能力:从来不动手,不动笔,他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做实验选题。魏永康的知识一直停留在书面,而对于实践,他的“天赋”几乎为“零”。魏永康的“动手能力”连自己的日常生活都无法搞定,更别提是高精度的“做实验”了。这也是他不得不离开中科院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结局呢?实际上,魏永康在中科院遭遇“滑铁卢”,曾学梅难辞其咎。(1)生活无法自理的“神童”。被中科院劝退的这一年,魏永康20岁。在此前20年的人生中,魏永康接触到的只有“学习”,他没有朋友,没有自理能力,不通人情世故。“读书”是唯一的生活目标。上课在学习,下课在学习,吃饭在学习。没错,吃饭也是在学习。原来,为了不耽误儿子学习,曾学梅不仅包办了一切家务,比如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就连吃饭,曾学梅也包办了,曾学梅一直给魏永康喂饭喂到上高中,仅仅是因为“吃饭会耽误学习”……对于包办生活,曾学梅是这么认为的:我心想,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她认为“生活能力”相对于“读书能力”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神童”魏永康将来一定能轻松学会。再不济,等将来当了科学家,也可以请个保姆来照顾。实际上,毫无自理能力的魏永康,后来确实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年9月,魏永康去湘潭大学上学时,曾学梅强烈要求陪读。考虑到魏永康当时才13岁,确实还需要被照顾,所以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就这样,魏永康的大学读得很顺利,直到进入中科院,一切都变了。进入中科院后,曾学梅无法再陪读。于是,魏永康开始独立生活。从出生就一直被母亲照顾到大学毕业的魏永康,极其不适应独立生活。热了他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厚衣服。穿着单衣和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2)不懂人情世故。除了生活无法自理之外,魏永康还是个不通人情世故的人。人都没有办法独立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哪怕你是“神童”。由于之前曾学梅不让魏永康干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事,他的社交能力几乎为“零”。在一中读书时,魏永康是走读生,而且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入学军训时,班长担心年幼的他独来独往不安全,便提议同学们顺路送他上下学。魏永康接受了这份善意。然而,“与同学一起上下学”这件事,仅仅进行了2,3天,便被强势的曾学梅给打断了。因为那一天,送魏永康回家的,是2位女同学!2位女孩刚走进楼道,就遇见了迎面而来的曾学梅。看见儿子身边出现了2位异性同学,曾学梅气不打一处来。她立刻将儿子一把拽到自己身后护住,对女孩子们说:你们以后不要再送永康回来了。从学校到我们家要20分钟,你们回学校宿舍又要15分钟。一来一回35分钟,你们不如去做几道题。撂下这句话,曾学梅拉着魏永康就走。回到家关上门后,曾学梅对魏永康说:女孩都是妖精,你不要理她们!无独有偶,在魏永康上大学时,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有一次,一位女老师买了一只风筝给魏永康,偶尔也会约他一起去公园踏青。但这事被陪读的曾学梅知道了。气愤的曾学梅立马找到该老师的同事,让对方转达了一句话:这个老师啊,我真不领她的情!我永康读大学是多么重要的事,一个老师还买风筝给他玩,还带他出去玩,这怎么行!此后,女老师便再也没有出现在母子二人的生活中。意思很明白,曾学梅认为女孩子们都会影响魏永康的学习成绩,绝对不可以“招惹”……为了不让“妖精”们靠近魏永康,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漏网”的原则,曾学梅亲自负责接送魏永康上下学,风雨无阻地为他送饭,喂饭。她几乎掐断了儿子与同学们的所有交流渠道。这也令魏永康逐渐养成了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的习惯。曾学梅除了不让魏永康与女孩子做朋友,也没有教他如何与别人相处。在魏永康进入湘潭大学的第三年,校方对于曾学梅的“强势”也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师们认为“怎么可以将学习只归结为阅读教材和做题呢?这太狭隘了。”于是,校方通知:必须让学生回归学校寝室,陪读即刻停止!曾学梅非常不满意学校的这个决定,但为了缓解矛盾,无奈之下她只能将魏永康送回集体宿舍。在宿舍里,离开了母亲的魏永康显得格格不入。比如有时候魏永康起晚了,又找不到牙膏,他就随手拿了别人的用。用过后也没有放回原处。自己的鞋袜常常因为乱丢而找不到,他随手穿上别人的就走,往往两只脚上的鞋子都不一样。▲魏永康(中)与同学合影。魏永康不愿意与别人打交道。别人跟他同桌吃饭时,他不会与人打招呼,总是默默地端起碗埋头就吃。吃完了也是把碗一放,转头就走。当别人问他问题时,他也总是回答“不知道”,迅速结束谈话。因为魏永康是“神童”,身边的人都对他很包容,直到他遭到了中科院的退学,这个“童话”才迅速破灭。魏永康的集体生活过得不顺利,这让曾学梅非常心痛。为了不耽误儿子学习,她只能每天清晨跑去学校叫儿子起床,帮助他洗脸、洗头、穿衣、吃饭,再陪同儿子到教室上课。曾学梅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她又一次找到湘潭大学的老师,用不太友好的语气质问老师:如果你不让我负责永康的生活起居,耽误了学习,你们负责吗?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于是,集体生活被中断,魏永康又回到了曾学梅身边。多年后,魏永康说小时候母亲总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不许他出去玩,更不能接触女孩子。所以他变得不爱说话,与周围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都不太亲密。而后来读研之所以没能顺利毕业,与自己的社交能力太差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与导师也很疏远,毕业论文根本没人指导。谈到这些,魏永康甚至有些恼恨母亲。在魏永康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娱乐”这两个字,他唯一被允许去的“娱乐场所”就是“新华书店”。但即便是在新华书店——他也不被允许走出“教辅材料专区”。自由?不存在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上大学时,魏永康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他曾将“把妈妈赶回家”写在墙上。被曾学梅发现后,他挨了一顿打,曾学梅说他“有福不会享”。▲魏永康开始愿意出门游玩。后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魏永康被中科院退学。因为对生活的不满意,外面对自由的向往,魏永康曾离家出走多次,最长的一次,达到了39天。年夏天,魏永康带着元钱,跑了16个省市。先后去了杭州、宁波、舟山、上海、郑州、茂名、湛江等地玩。到玉林时,魏永康把剩下的钱弄丢了,落了个身无分文的境地。最后,还是警察将魏永康带回到了曾学梅的身边。面对儿子的“失控”,曾学梅悔不当初,她说:我不怪他,只怪我自己的教育方法太狠了,对他也太狠了……是我的错,真的全部是我的错,他后面的这一段错都在我,全部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太对不起他了。在被中科院劝退后,魏永康的求职和求学路一直不太顺利。年10月,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知道魏永康的情况后,邀请他去上班。但是到了上海之后,魏永康却不能按时上班,原因是“没人叫他起床去上班”,还需要家人朋友打电话叫他……过了一阵后,由于生活上的不适应,魏永康辞去了那份工作。不过,在上海,他认识了妻子付碧。两年后,付碧大学毕业到深圳工作,对付碧一往情深的魏永康干脆跟着付碧一起到深圳生活,他在深圳找了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虽然此后又辗转深圳、南京等地工作,在辗转求职的过程中,他还曾参加过北京工业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但最后没有成行。不过,因为身边有了爱人和孩子,也学会了自理以及关心他人,魏永康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魏永康与父亲。年,魏永康与付碧结婚。婚后,付碧替魏永康生下1子1女。一家人的生活倒也过得美满。付碧生下孩子之后,曾学梅曾表示说想要亲自教导魏永康的2个孩子,但遭到了付碧的拒绝。付碧说“让她们成为普通人就好”。此后几年,魏永康渐渐地淡出了公众视野。偶尔,他也会以“普通江”等网名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言论,被网络好友们称作“小普”。而在生活中,魏永康与妻子付碧过着平凡的生活,在付碧眼中,魏永康“从神童变成了懂得生活的丈夫”。虽然曾经的“神童”光环不再,但魏永康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被爱情和亲情包围的他,开始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如果不是年11月9日的那场意外,魏永康还将作为一个小家庭的顶梁柱,默默地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学习和生活。▲魏永康与女儿。魏永康生前在深圳的一家软件公司上班。出事前,他出现在吉林通化的一家小旅馆里。年11月8日的吉林通化气温非常低,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5度。晚上8点左右,魏永康出现在那家小旅馆里。这家设施简单的旅馆在打完折后住一晚只需要28.5元。11月9日下午3点,因为敲门不开,旅馆老板在打开门后,才发现悲剧已经发生。法医尸检后,初步认定是心肌梗塞造成的猝死。▲付碧发布讣告。如果观察魏永康最近的照片,会发现他的体型确实有些微胖了。长期坐着又不太运动,增加了患病风险。而曾经的“神童”光环,又让这个男人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很美好,只是“神童”累了。“神童”带着洞庭湖边那个小城的荣光,一起泯灭在一个冬天里。不可否认,曾学梅很爱魏永康,只是这份爱,来得太“沉重”。我们常常会听到专家们提“减负”。万物有度,当学习被按下了快进键,势必在其他方面有所缺失。也希望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能偶尔停下来喘口气,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对于38岁就离世的“神童”魏永康,你怎么看呢?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欢迎留言,谈谈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tc/3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