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永康发布”一起玩耍
24日,永康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课题通过专家组评审,这是全国首个通过论证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至此,永康市拥有了反映产业特色的五金指数、反映转型观念变化和未来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双指数”。01
打造“4+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自年列入全国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永康市不仅积极推动产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推进循环经济体制机制建设当作创建的重点,还探索建立了国内首个县级资源产出率统计核算体系,深入开展了县级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研究。
通过打造“4+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永康市逐步形成了循环型工业为轴心,循环型农业、服务业、社会层面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具体来说:
一是打造绿色智造循环链。立足我市工业强市的核心基础,开展省级工业设计基地建设,打出“四换三名”“两化融合”“低散乱危整治”“清洁生产”“精细化管理”等工业绿色化发展组合拳,完善了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涌现了斐洛工业设计、浩天实业、力士达铝业、物华再生资源回收等一大批企业,形成了“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处置”的工业循环产业链。
二是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循环链。我市农业占比虽小,但事关国计民生。我们通过开展减肥减药等绿色农技大面积推广、农作物秸秆紧燃及回收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全面回收等工作,形成了“绿色种植+废弃物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态农业产业链。
三是打造再生资源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循环链。持续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建筑垃圾处置、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进一步系统规划、分类实施,形成了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四是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循环链。主要以众泰集团为龙头企业,统筹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推广和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力争成为浙中新能源汽车生产应用的典范。
五是健全循环经济数据统计体系。年,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建立了县域循环经济资源产出率体系。今天,我们又将循环经济数据统计工作研究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指数,通过指数来衡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来指导和服务政府的决策。
通过以上工作的创新探索和扎实开展,永康市循环经济工作与产业发展实现了良好互融互促。年,全市资源产出率达到.62元吨,比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以年为基期,年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达到.72,年均提高4.96;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进入省千亿产值方阵。
去年,永康市率先启动了县级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研究和编制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制度设立、数据采集、指数编制等工作,初步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永康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编制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为基础,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水平、污染减量及效果、绿色发展等方面内容,搭起横跨财政、农业、林业、水务、经信、环保、统计等多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报送机制。
02
“永康模式”获得专家学者点赞
循环经济指数走在全国前列
文兼武:国家统计局能源司司长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低碳、可持续,体现了绿色发展本质的特征。所以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永康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设计,与绿色发展的指标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体现了永康市委市政府对循环经济工作的重视。
前几年,永康率先研究推出了资源产出率框架,今天又推出了循环经济指数,再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于我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研究循环经济指数,建立指标体系不容易,最难的是要建立一套数据的采集。有关循环经济的数据采集,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作为基础。这个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各个部门的配合。数据背后凝聚了很多人的努力,值得充分肯定。这项成果非常了不起,贵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各部门的支持,贵在各部门和专家团队的坚持,贵在所有人不断克服困难的创新精神,贵在特色,也就是符合永康实际,能够为永康市委市政府提供参考依据。
探索成果可成典型样本推广
么新: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处副处长
永康市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编制工作,其实就是永康市在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开花结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深化的成果,非常有意义。其中,不少成果贡献很大,工作价值量大,可以成为典型样板进行推广。其中,永康市建立了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在工作制度和实践上有了一定的成果。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能够让政府可以全面分析和掌握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合理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供决策上的统计依据,同时能够非常灵活地可视化反映工作成果,能够让循环经济面向社会公众,让公众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永康模式”值得探讨研究
黄圣彪:国家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
永康循环经济发展让我感到震惊,永康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又成为了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的全国百强县,说明永康市找到了一条经济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循环经济的实践操作。发展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永康模式”,值得深入探讨研究。永康循环经济发展在实践中走在前列,从原来的五金指数到现在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说明永康结合产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还对每一环节都进行工作总结,及时推动循环经济向新的高端发展,发挥出创意性、引领性的代表作用。
指数评价体系对永康发展很重要
朱兵:清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永康市开展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先行先试,走在前列,工作结合地方特点,很有意义和特色。另外,永康市强化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建设,较为全面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这对永康进一步深化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很重要。
指标测算有较强的操作性
方腾高:省统计局副局长
永康市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研究,体现出循环经济工作基础进一步探索深化,也反映了永康市转型发展的重大变化,契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高水平”建设目标,同时,开展发展指数研究工作,有创新,有特色。同时,发展指标反复测算,工作深入细致,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数据采集、预算、信息发布等方面都体现了智能化和常态化。
指数研究科学合理可操作
徐海彪:省统计局能源处处长
永康市开展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研究,能够真实可靠保障数据,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工作机制,这非常有意义、有特色,个人认为可借鉴。
应将“永康模式”总结推广
朱瑞清:省发改委资环处处长
永康市率先开展了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研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这都说明永康市在工作协调、技术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果明显,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永康模式”进行总结推广。
永康系列研究富有创新性
钟晓军:省发改规划研究院能环处副处长
永康市自从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创建工作以来,每年都详细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推动计划,有效推动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创新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探索,比如资源产出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03
打造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晴雨表
“永康过去的发展,依靠和得益于循环经济,同时,产业发展和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容量小的矛盾,决定了今后永康必须持之以恒地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市委书记金政说,之所以要编制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就是为了更好地践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的核心理念,为科学评价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定量分析与数据支撑,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永康实践和永康经验。而事实上,该项工作也已成为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工作的有力助推器。
专家组建议我市加强经验总结,进一步深化研究,优化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工作流程;充分应用该课题成果,进一步开展循环经济发展统计分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长朱志杰表态,将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拓展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实际应用渠道,深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把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和体检表,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必要的决策依据,全力建成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研究的典范。
循环经济发展指数通过论证只是我市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节点,下一步,永康将不断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化水平、加速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全面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基地”。
作者陈晓苏王伟建施夏琦
编辑颜元滔
永康发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