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文化特征及优势
文/麻建成
本文所理解的"永康文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文化"指观念形态文化,大致相当于文化范畴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内的,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其次是指"永康"地域文化,专指永康这个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永康文化是老祖宗文化。是根植于永康的价值诉求,是永康人民社会实践推动,由思想家概括提炼,逐渐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无疑地,永康文化是永康独特的战略资源,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陈亮。
一、永康文化特征
陈亮对永康文化的贡献,厥功至伟,默默影响永康千百年。归纳起来,陈亮思想有两大特征:
一是"各务其实"
陈亮认为世界的存在不过是事物的存在:夫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古之帝王,独明于事物之故,发言立政,顺民之心,因时之宜,处其常而不惰;遇其变,而天下安之。今载之书者皆是也(邓广铭校《陈亮集》增订本82页)。
以此为基础,陈亮提出了"各务其实"的功利思想:"往三十年时,亮初有识知,犹记为士者必以文章行义自名,居官者必以政事书判自显,各务其实而极其所至,人各有能有不能,卒亦不敢强也。自道德性命之说一兴,于是天下之士始丧其所有,而不知适从矣。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日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日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邓校《陈亮集》增订本第页)
陈亮认为"治天下贵乎实"(《陈亮集》增订本页)。
综上,陈亮思想的突出特征就是务实,陈亮的务实极具针对性,直面空谈道德性命的理学。陈亮的"各务其实"思想特别强调行动的意义,"各务其实"就是要求不同的人,通过各自的努力,去实现"极其所至"的功效。在陈亮看来,只有"各务其实"的功利思想,才是治国平天下的圣人之道。
二是义利并重
"义利并重"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归纳,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陈亮坚决反对把仁义道德与实事功利对立起来,反对重利轻义。
陈亮认为"利之所在,何往而不可哉!"(《陈亮集·四弊》)但也讲"夫义者,立人之大节"(《陈亮集·义士传序》),在陈亮眼中,义利无轻重之分。
陈亮认为:"禹无功,何以成六府?乾无利,何以具四德?"(《宋元学案》卷五十六)。朱熹认为义重利轻,以此指责陈亮义利双行。其实,在陈亮那里,义利没有先行、后行的问题。陈亮主张义利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义本身就体现在利上,有利方有义,无利则无所谓义,因而义利双行,缺一不可。
当然,陈亮所言之利,不仅指无节制的一己之私利,而且也泛指生民之利,它本于人心,进而宽泛到生民的一切感性欲望及获利之心。他强调说,义其实就包含在利欲之中,因而利可以体现义,人欲也可体现天理,总之,正如陈亮在《丙午复朱元晦秘书书》中所说:"王霸可以杂用,则天理人欲可以并行矣。"
在尊义贬利的时代,陈亮直率地揭去"道""义"高雅的面纱,不附和于正统意识,自成一家之言。针对当时流行的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思想,大胆地向人们阐述了其注重实效、讲求功利的思想,大胆提出真正的道要落实于利。这些阐述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陈亮对功利的多方位论证,尤其是他主张的"义""利"双行的统一价值观,为我们建构科学义利观提供了理论借鉴。
二、永康人的文化特征
撇开永康文化的优劣点,永康文化确是很有特点。而今,文化意义上的永康人,其实就是"手段侬"。什么是手段侬,永康人都能意会。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智,聪明务实,敢闯敢冒,敢是敢非。二是能,办事干练,能成事,有事功。三是为达目的,不太讲究手段。手段上有点说不清、道不明,可能是用智过度,可能是能力太强,也可能有点损人利己。《宋史·胡则传》"灵夏用兵、部送刍粮"这一段,把胡则手段侬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陈亮"各务其实,义利并重",其实是对永康人文化形象的一个归纳,八个字,也写尽了当代永康"手段侬"。
永康是陈亮的治学之地,永康人特有的文化特征是陈亮创立事功学派的基础。同时,陈亮"各务其实、义利并重"的主张,也进一步巩固了永康人的这种文化特性。
文化学者卢敦基认为,永康相对恶劣的生存条件,养成了永康人民敢闯、敢冒,敢是敢非的性格特征和特别务实文化秉性。这种文化特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求变和不守规矩,目的就是求生存,摆脱困境,追求美好的生活。说白了,就是务实重利,就是"各务其实,义利并重"。陈亮在归纳了永康人文化特征,形成了永康事功学派。永康学派"各务其实,义利并重"的观点,不仅与"重义轻利"的儒学主流观点相悖,在南宋影响很大,而且长期影响永康人的思想和行动。
这,就是永康文化。
三、永康文化优势劣势
按命题作文要求,说说永康文化优点缺点。因课题是"增强文化自信"故,此目似不宜多着墨。简述优势如下两点:
陈亮思想,对鼓励人人们建功立业成就事业,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各务其实,义利并重"事功精神,经过千百年来的转化和发展,再次在改革开放中活跃起来,在国内形成了永康现象,永康特色,创造了经济奇迹,引领了经济发展。可以说,永康经济的发展,是特有文化结出的成果,永康经济的发展中,有老祖宗文化成本的巨大投入。这大概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浙江经济是老祖宗经济"的原因所在。永康的经济的发展,也印证了法国经济学家佩雷斯特"精神气质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的真理性。
陈亮学说,为浙江精神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习近平总书记年在浙江任职时,给陈亮国际学术研讨会贺信指出:"陈亮创立的永康学派,强调务实经世,为浙江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这是永康文化的优势所在。
但,"各务其实,义利并重"的永康文化,极其所至,也可能形成了崇尚物质至上,利益至上的功利理性。我们追求理性,我们也追求成功,但当理性过度用来为自己敛财,制度设计只为权力和金钱服务时,越理性就越可怕。
想当年,改革开放之初,为生存,我们依靠机会主义精明,通过无序竞争,发展浪潮经济、获取物质利益,积累财富,由此形成利益为导向的唯我实用主义。这是永康发展的动力,但,无疑地又是永康经济一定意义上负面性格的根源。或许,当今只求经济效益不能兼社会后果的诸多现象,与陈亮的功利思想有某种联结。功利理性,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理性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如此不尽合理的社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