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康与东阳交界处
五指岩风景区后面
一条蜿蜒的“最美天路”深处
坐落着一个安静的老村
唐先镇三合村安坑自然村
本报融媒体记者“新边界行”采访第四站——
走进安坑自然村。
该村位于永康北部,距城区28公里,现有80多户,多人口。这里依山傍水,历史悠久,环境宜人。
安坑自然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是从中山村过五指岩山腰的一条盘山公路。这里植被茂密、满目青翠、空气清新,如遇上阴雨天,还能看到满山的云雾,被称为永康的“最美天路”。
这条“天路”全长约7.5公里,落差约米。沿着“最美天路”曲折向上而行,两侧葱郁的树木置身其中,一路都是心跳的感觉。
沿着“天路”,途经两个山洞,便到了安坑自然村。安坑是一个幽静、原生态的小山村,村里十分安静,偶尔还能听到鸟鸣声。一条小溪从村庄流过,溪水十分清澈。溪流上还有藤蔓缠绕的石砌古桥,一座座石拱桥把小溪两岸的人们连接起来。
在桥边,有不少老人晒着太阳在聊天。今年74岁的村民董龙有告诉我们,村里共有11座桥。其中,最古老的属清廉桥,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在安坑自然村的办公楼前有一座石头桥,这座桥高约3米、宽约4.5米、长约25米,由上万块岩石彻成,岩石与岩石相互“咬合”得紧密。桥面是用水泥铺浇可供汽车通行的路面,桥下却藏着另一番天地。桥下溪水潺潺,凉风习习,两旁筑有水泥凳,村民把这个地方称为“桥洞”。夏天时就像一台天然空调,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游玩。
安坑自然村还保存着不少石头老房。这些石头老房用鹅卵石砌成,墙底的鹅卵石较大,上面则细一些。每块鹅卵石看上去都是独一无二,拼凑在一起又十分和谐、光整。石头老房巍然地立在村中,上面的每一块鹅卵石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安坑自然村有董、金、胡三姓。其中,80%为董姓。董仁寄为安坑始祖,董公原是东阳人。在元泰定年间(年-年),他不幸落难,从东阳逃难到永康五指岩脚下这个山坑,见此处四周环山、树林葱郁,一条清澈的溪流静静流淌,是一处很好的避难隐居地。
于是,董公搭起茅草屋,开垦山坡荒地,种上土豆、番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在这里有了立足之地。这个地方地处偏远,清静无人打扰,董公认定这是块风水宝地,觉得可以安心在此立身。于是,他回东阳携子孙来这儿居住,建起村落,取名安坑。
安坑自然村与东阳交界,沿着溪流一路往前走,不久便能到东阳的林村、天鹅村和下董村,再一路往前,还能到达义乌。董龙有说,因为离得近,邻近的几个村庄联系也较紧密,与那里的村民也都用永康话交流,他们也会讲东阳话。年轻时,他们也常常带着自制的菜篮、扫帚等手工艺品去东阳赶集。
目前,到安坑的公交班车一天2趟,时间分别为早上7时和下午3时,每月农历逢二、七赶集日时,会增开一趟。
永康边界这个幽静独特的村子你去过了吗
如果还没去过
不妨去走一走!
记者、编辑
胡凌霄
线索爆料/商务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