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礼暨家乡文化传播”团队
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项显著优势。中华古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中国民族浓郁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深入挖掘区域特色礼仪文化,人文学院赴尖山湾村“探寻古礼暨家乡文化传播”团队于7月16日在唐先镇尖山湾村开展了主题调研走访。
项目介绍:尖山湾村坐落在永康东北部,位于唐先镇西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其上署的唐县镇也是著名的葡萄产地和闻名遐迩的“五金之都”,而这样一处兼具自然、地理、人文优秀条件的尖山湾村,也自然成为了我们探寻中华古礼的首选。本次活动通过对唐先镇“传统婚礼”的探寻,加深人们对中华古礼的了解,使我们的小组成员对中国古代不同朝代传统婚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将婚礼与当地饮食文化、婚庆用品、纪念品等相结合,帮助当地发展婚庆文化和婚庆经济。其次,活动的另一部分是传播我们的家乡文化,队员们走访探寻家乡古迹,将我们家乡的一些“小众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传统文化。
时间:7月16日
地点:浙江省永康市唐先镇尖山湾村
队员:陈呈叶珈汐周禄
谢雨辰廖凯玲施申婷张笑
吴瑾杨蓉叶珈汐朱水寒
寻根问礼,与千年对话
中华古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中国民族浓郁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深入挖掘区域特色礼仪文化,人文学院赴尖山湾村“探寻古礼暨家乡文化传播”团队于7月16日在唐先镇尖山湾村开展了一次主题调研走访,考察了尖山湾村所特有的古代文化、礼仪。
下午约莫2时进入尖山湾村行政区域,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阵浓郁的古城印象:错落有致的青黑石砖砌成了这座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建筑群落。村民们来来往往的身影恰恰与古城的景致相融,构成了一处非常和谐的小镇景象。
福禧延绵,文化犹存
实践团队一行人首先拜访了一家民宅,这家民宅建立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一入门的门楣上雕刻着“延禧”的字样。不仅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
此处的“延禧”是否与皇宫里的那个“延禧”相关已经无据可考,但文化气质仍在,那些人也都在。这里居住着一家六口,而里面的三位男主人皆是表兄弟,居住在一家院落里倒也是其乐融融,十分和睦。其中的一位爷爷向我们介绍说,这个房子从他爷爷在时就已经存在了,如今他们一直住在这里,从未离开。
简单参观院落之后,我们在楼村长的引导下拜访了楼家祠堂以及文化礼堂,楼村长向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当地的一些婚礼习俗,而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婚礼文化。比如起轿的毛竹必须要带根;新娘坐在轿子里要穿着红棉袄并有“结婚不穿棉,到老不值钱”的说法。
最后,我们去到了唐先镇文化服务中心去了解情况,并针对中华古礼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做了一次简单的项目对接。唐先镇党委书记以及人大代表等各位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聆听了我们对中华古礼的认识与看法,并鼓励我们将想法落地。
总结心得,探寻之旅结束
文化是一个村落的精神之魂,一个民族亦是如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村落的精气神,这不是财富所赋予的,而是一种历经千年淘洗流传下来不断地文化气质。在这里,寻根问礼;在这里,与千年对话。
文案
叶珈汐谢雨辰施申婷
图片
周禄
排版
吴瑾朱水寒
初审
刘欣瑜
终审
任灵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