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白俄罗斯、哥斯达黎加、加纳等19个发展中国家的55名女官员在后吴“集结”,近距离领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9日,由多人组成的台州千人旅游团来到后吴,纵览明清古建筑群。
短短数天,顶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光环”的后吴村,在不经意间实现了两个“首次”:接待数量如此众多的外国游客尚属首次,接待规模超过千人的旅游团也是首次。
外国女官员:后吴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多人组成的锣鼓、龙灯、手狮、十八蝴蝶等表演队早早就绪,准备用一场盛大的“民俗秀”迎接到访的55名外国女官员。村民也纷纷走出家门,用饱满的热情展示“后吴形象”。
欢快的锣鼓敲起来
15时50分,两辆大巴缓缓驶进后吴村,阵阵锣鼓声传来。村民们敲锣打鼓,舞起龙灯,以最喜庆的方式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被喜庆的氛围所感染,女官员一下车就嗨了起来,在锣鼓队和龙灯中穿梭,有的伴随着锣鼓声即兴跳起了舞蹈,有的在锣鼓边和龙灯旁合影留念,有的甚至现学现卖敲起了腰鼓。
品尝美味粽子
农耕文化馆内陈列的各式各样的农用器具,美食体验馆现场制作的粽子、麻糍、豆腐等传统美食,以及村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让女官员直呼“大开眼界”。
“我喜欢这里,它给了我很多惊喜。”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Branka是“80后”,她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后吴的喜爱。Branka素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平时也会通过网络和书籍进行了解,但“近距离接触,这还是第一次”。
“后吴人民的热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加纳的Gloria说,此次永康之行让她更加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回国之后还将与亲友分享中国。
台州游客:门窗会说话建筑讲故事
9日,台州千人旅游团的多名游客分成两批,分别于上午和下午走进后吴村,领略古村落的独特韵味。
9时,第一批14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准时出现在后吴村停车场,略显寂静的古村落一下子热闹开了。在后吴村11名“地陪”的引导下,多名游客分成11个小组,有序地向村内的古建筑群进发。
后吴村至今保留着永康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明清时期建造的祠堂、民宅、大院、精舍共有30多幢,旧时营造风格清晰可见,或简洁明快,或繁缛典丽。
游览的第一站自然是吴氏宗祠。这座占地多平方米、建于明嘉靖年间的祠堂已有多年历史,现在是村里的“忠孝文化馆”。宗祠内二进大厅两侧磨砖墙上写着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以及祠堂内匾额上刻写的“勤耕务本,勿好逸恶劳”等0条家规家训,讲述着后吴传承近千年的勤俭持家、教子有方、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
欣赏古朴物件
司马第栩栩如生的木雕,存诚堂多年树龄的铁树,树玉堂姿态各异的浮雕,澄一公祠保存完好的彩绘……每一处建筑皆展示着不同风貌,令人目不暇接,让游客久久驻足,流连忘返。
如果说,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带给游客的是视觉上的享受;那么,建筑背后的历史人文,则更加引人入胜,让游客沉醉其中。从“吴氏三相”龙图阁学士吴芾、左丞相吴坚和大中丞吴时来,到重视家学、官至司马的吴文武,以及太平天国在古宅中留下的印迹,一个个历史人物在“地陪”的讲述下变得鲜活起来,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每扇门窗都会说话,每幢建筑都有故事。”李女士感叹不虚此行的同时,也道出了台州千人旅游团游客共同的心声,“有机会,我会带上家人和朋友再来”。
前仓镇:着力打造全域化景区
后吴村是前仓镇“美丽舜城”旅游板块的一颗璀璨明珠。
近年来,前仓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致力发展美丽经济,主打以“邂逅古祠遗韵、漫步森林氧吧、品读舜耕文化、淘宝文教前仓”为主题的休闲生态旅游,大陈慢生活景区、盘龙谷景区双双摘下3A级风景区,历山、盘龙谷、虎踞峡、后吴、大陈等景区构成的“一山一谷一峡一村一宿”旅游板块成为全市旅游新亮点,每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万元。
“由点到面,由浅到深,快慢结合,全域推进。”谈及未来旅游发展思路,前仓镇党委书记黄立华说,将针对不同层次游客和个性化需求,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整体旅游档次,全力打造全域化景区。
大陈村的高端民宿即将投入运营,盘龙谷正在重新做规划,杨横坑村拟打造儿童主题民宿,一批新形态旅游项目引进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前仓镇打造全域化景区,其实已进入实施阶段。
黄立华说,打造全域化景区,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基础。接下来,前仓镇将以历山、盘龙谷、虎踞峡等优质山水生态资源为基础,荆州、大陈、石雅、塘头、历山、杨横坑等村共同打造“美丽舜城”特色旅游风景区;修建旅游大道,启动下前线改造工程;完成大陈村舜耕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杨横坑休闲餐饮综合体,建设后吴古村落游客服务中心;实施盘龙谷、虎踞峡景区整合提升工程;开发大橱山生态养生度假区,打造舜耕草堂养生中心。
来源:永康日报
记者张赤奎杨成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