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达人百科古人的名字号

太长不看版:

名:孩子3个月大时,为了和他人区别而获得的称呼,一般由父亲取名。

字:古人成年(男子20岁,女子15岁)时,为了避免他人“直呼其名”而获得的称呼,是一种尊称。

号:名与字之外的称呼,取名相对自由,使用也较为广泛。

古人的名、字、号

对这两个人物的介绍,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那么,“字”与“号”分别有何种含义呢?它们与“名”又存在何种联系?

(一)名

虽然现在我们常把“名”和“字”连在一起说,但在古代,二者却是不同的。

唐代孔颖达在为《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作注时曾说:“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也。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也就是说,“名”的功能在于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一般是在小孩3个月大时起名,因此也称为“幼名”;而“字”的出现则是为了避免“直呼其名”,因为成年时已经可以独立承担责任,此时则需要“字”。

弱冠之礼

古人起名,有用一个字的,如屈原,名平;诸葛亮,名亮;曹雪芹,名程。也有用两个字的,如柳永,名三变;王实甫,名德信等。但是,在秦汉时期,主要是以一个字的居多。孔子在修《春秋》时定了一个原则,叫做“二名非礼也”。《春秋公羊传·定公六年》:“季孙斯、仲孙忌,帅师围运,此仲孙何忌也。易为谓之仲孙忌?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为什么二名就是非礼呢?汉代的何休对上述这段文字作疏说:“......孔子作《春秋》,欲改古礼为后王之法,是以讥其二名......”因为古人忌讳多,二字为名难讳,一个字避讳就容易些。秦汉时期的人物大多是单名一个字,例如秦始皇赢政、李斯、赵高、刘邦、项羽、韩信、吕布、曹操、刘备、张飞、孙权、周瑜,等等。

但是,后来人们大概是觉得一个字虽有容易避讳的好处,可也有不易表义的缺陷,一个字到底不如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明白,所以,取两个字为名的现象就逐渐多起来了。

孩子未上学前,父亲还有给孩子取小名(又称乳名)的习惯。取小名,主要是供父母平时呼唤之用,例如曹操的小名阿瞒,刘邦的小名刘季,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小名佛狸。

古人认为,取名是人生的大事,不能想怎么取就怎么取,必须遵循一定的命取原则,否则就不合礼的要求。

《春秋左传·桓公六年》:“九月丁卯,子同(即鲁庄公)生……公(鲁桓公)问名于申全需(鲁国大夫),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信”指的是以孩子出生时的特点来取名;“义”指“以德命为义”,“德”指的是出生时的祥瑞之兆;“象”是指以类似的事物取名;“类”指“取于父为类”,例如鲁庄公与其父桓公生日相同。

(二)字

前面提到,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同时要加字。《礼记·曲礼上》:“男女异长,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笄[jī]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替子。女子插笄表示已成年。)男子满二十岁,称弱冠之年,结发加冠取字,表示已成了大人,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取字(古时有字的妇女不多),表示这个女子可以许嫁结婚了。

人的名一般由父亲取,而字的命取却不是这样。人到了弱冠之年或结婚时,则由一位著名的官员荣授给他另一个尊称,这就叫作字。除了家中佣人之外,谁都可以用这个名字称呼他。成年礼要隆重,要请当地著名官员或知名人士授字,这既是一项荣誉,又是这个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

取字之后,他的名由其父母和年长的亲戚叫,而其他的人就都称他的字了。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出生顺序的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表示姓别,是古人取字时常见的一种习惯。如泰伯、仲雍、季历、仲任、季陵;伯禽父(“父”与“甫”相通)、仲山雨、仲尼甫、叔兴甫等等。这就是唐孔颖达所说的,“冠礼加字之时,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春秋时男子还有在字前加子字的习惯。子也是对男子的尊称。如伍员字子肯、曾参字子舆、司马耕字子牛、颜回字子渊等等。有时子字也可以省去,直称伍青、司马牛、颜渊。

人的字一般是两个字,亦称表字。《宣和遗事·亨集》:“此人是谁?乃谏议大夫张商英,表字夭觉。”为什么要称“表字”?主要是表示或表彰人的德行。《颜氏家训·风操》:“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此说即是表字的来历。

(三)号

号是人的名、字以外的别名。这种称号一般是自己起的,但也有当地最高官员授予的。有了号之后,不管这个人在场不在场,谁都可以提他这个名字。如北宋理学家程颐,字正叔,号伊川,其兄程颜字伯淳,号明道;南宋学者郭雍,字子和,号白云先生。后来皇帝赐号“冲晦居士”,又封“颐正先生”(皇帝赐号是一项最大的殊荣)。

号一般与本人的居住环境、特点、宗教信仰、志业取向、情趣爱好,以及对政治和其他事物的态度有关。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陶潜号五柳先生;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即室存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自己,正好是“六一”。“六一居士”这个号反映了欧阳修晚年寄情书卷金石棋琴诗酒,与政事无争的淡泊悠然思想。以号寓志是古人名号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唐朝诗人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因他是幽州人,常怀优国优民之志,故号“幽优子”;南宋理学家张九成,字子韶,号“无垢居士”,取清清白白做人之意。

六一居士

另外,人的号还有浑号、绰号、溢号、道号、庙号(皇帝专用)等等。有机会的话,我们下期再介绍。

参考文献:

[1]朱永康:“简谈我国古人的姓、名、字、号”,《兰州学刊》年第6期,第91-93页。

[2]刘荣升:“中国古人的名、字、号”,《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第68-73页。

思考题

(不定项选择题)如果你穿越回了唐朝,恰好遇到诗仙李白,你该如何称呼他呢?()

A.李先生B.李白

C.李太白D.青莲居士









































白癜风饮食
药膏能治好白颠疯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tc/2396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