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亮相的小火车、下河抓鱼的新玩法、空中看花海的别样视角、半程马拉松的激情体验……游客们一张张洋溢着喜悦的笑脸,为“梦寻三月花海,情归物华唐先”·永康(唐先)油菜花节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更为唐先镇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开启了良好的开端。
据统计,今年的油菜花节日均接待游客7万人次;“金城号”和“渡川号”两辆小火车日均乘坐量2万人次,最多的一天高达6万人次。
今年,唐先镇将以创建金华市美丽乡村示范镇为目标,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治危拆违、剿灭劣Ⅴ类水质等重点工作,全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生姜之乡”,着力发展美丽经济,让唐先风景更美,让唐先百姓更富。
办好节庆、打响品牌,我们在努力
由于今年新增加了不少活动项目,唐先镇从2月中旬就开始着手准备油菜花节了。而作为主会场的前渡金村,更是提前谋划,修整了村里的道路、清理了房前屋后,并在项目设置上下足了功夫。
“首先我们新建了小火车候车室,确保候车井然有序的同时,也为游客们提供休息的地方。除此之外,停车场的预留位置、美食节的举办地点、水渠池塘的修砌、马拉松跑道的打造,甚至各式各样的指示牌,我们都一点一点去完善。”前渡金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告诉记者,油菜花节办到第三届,为了能让游客玩到更多“新花样”,村里上下都忙开了,效果也显而易见,“通过举办油菜花节,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此外,为了办好半程马拉松赛,整个唐先镇都“动”了起来。包括前渡金村在内的沿线各村对跑道进行了全面修整,对违章搭建进行了拆除,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让参赛选手在奔跑中感受最美风景。
油菜花节是唐先镇以节庆活动为抓手,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的一个缩影。
“油菜花节只是第一步。”唐先镇党委书记徐鹏说,今年将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品牌观光旅游基础;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唐先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发展生态循环品牌,增强唐先农业发展的含金量。
生姜之乡、美丽经济,我们在行动
在李中的设想里,未来的前渡金村将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我们也没有想到小火车能这么火爆,人最多的时候,游客甚至要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才能轮到。”李中也给还没来得及坐到小火车的游客们吃了颗定心丸,“两辆小火车将会常年运行,而以小火车为主体的周边其他配套设施也将进一步完善。”
当然,等油菜花花期过了之后,游客还是能看到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油菜花收获之后,前渡金村准备在梯田里种下其他花种,到了五六月份,这里将会是另一番风景。而七八月份盛夏时节,同样有景可赏,灯光秀将成为梯田里的主角,游客可以在夜间来此避暑纳凉,坐上小火车在灯光中穿梭。
举办节庆活动,是撬动美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接下来,唐先镇还将着力提高节庆质量档次,深度挖掘农业特色、地域特色、旅游特色、人文特色,大力发展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美丽经济,不断谋划壮大集体经济的金点子,加快步伐装满百姓的钱袋子。“我们想要做的,是通过大力推动农业、文化、旅游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让风情唐先活力四射,更有魅力,更具实力;让舌尖上的唐先共享甜头,更有看头,更具吸引力,让生态唐先提质增效,更加环保,更具影响力。”徐鹏如是说。
农业提质增效,五指岩生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全力打造‘生姜之乡’,将是我们农业的主攻方向。”徐鹏说,五指岩生姜是唐先的一块“金字招牌”,今后将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将五指岩生姜打造成唐先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放大五指岩生姜的品牌效应,以此带动葡萄、红糖等其他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提升颜值、充盈气质,我们在路上
3月油菜花节、4月葵花节、5月太平龙舟节、6月岩前夏至文化节、8月红富士葡萄节、9月五指岩重阳节、11月上考红糖节……近年来,唐先镇串点成线形成了“四季节庆”,成为一年四季都可看、可玩、可住的品牌观光镇。
点上出彩,更要全面开花。今年,唐先镇将以创建金华市美丽乡村示范镇为目标,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改一拆”、治危拆违、剿灭劣Ⅴ类水质等重点工作,全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颜值”,充盈“气质”。
自全镇环境卫生整治推进会后,唐先镇全面铺开以整治乱搭建、整治车乱停、整治出店经营、整治放养狗、整治卫生死角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整治工作,覆盖全镇,不放过每一个角落,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治危拆违也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唐先镇已经完成了危旧房的排查工作,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并实行土地长效管理,施行“三项制度”:机关干部“两违”工作制,对发现不及时、拆除不彻底等行为严肃问责;统一受理制度,设立专门窗口受理群众监督举报,联村干部日接收日回复,限定日期办理完结;零报告制度,联村干部、村干部每日报告,实时掌握违建信息。
眼下,唐先镇村级换届正如火如荼,但重点工作也一项不落下。在剿劣攻坚战中,该镇修建了2.95公里长的引水管道,将大桥水库的清水引到集镇范围内5个村的22口池塘,变死水为活水,实现清水绕村庄;推进小微水体整治,排查上报需整治劣Ⅴ类水体14处,制定了实施方案、作战图,完成了“四张清单”及“一点一策”整治方案制定,并在前渡金排洪沟渠、石湖坑溪等水域释放锦鲤余尾,通过生态方法改进小微水体水质;严格整治排污口,设置规范的标识牌,实施“身份证”管理,公开排放口名称、编号、监督电话等信息,并将入河排污(水)口日常监管列入基层河长履职巡查内容。
来源:永康日报
记者施夏琦杨成栋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