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我市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势头直追横店,更是被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纳入到了五大百亿产业规划,成为未来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五大百亿产业之一。然而,不得不承认,尽管发展初始速度或许不输于横店,但与横店相比,我市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
差距既是短板,也是发展空间。那么,与横店相比,我市影视文化产业还有多大的差距,发展空间有多大?
差距
产业基础数量差距
横店:多个拍摄点20多个摄影棚我市:30多个拍摄点1个摄影棚
横店影视城经过20年发展,累计投入30多亿元,兴建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华夏文化园、明清民居博览城、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等20多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汇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拍摄点达到了多个。
相比之下,我市的拍摄点要少很多。记者从影视办了解,当前,我市已初步建成西溪、石鼓寮、四方集团老厂区、里麻车四个影视基地,但全市影视拍摄点仅有30多个,是横店的十分之一。室内摄影棚更少,只有1个。
“拍摄点少,留住剧组的‘本钱’自然就不足。”为弥补差距,这两天,影视办负责人陈永柯频频带领客商来往于西溪、石鼓寮等影视基地,商谈建设摄影棚、外景拍摄点搭建等事宜。今年,我市将着力新增6个影视基地,形成10大基地,涵盖古装、战争、工业等多种影视题材类型的大基地格局。不仅如此,以10大基地为核心,我市正在大力推进的特色小镇建设,后吴、前郎、园周等一批新农村建设特色村也成为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大厦地基”的材料。这些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外景拍摄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横店影视城的欠缺,成为越来越多剧组优先选择的对象。产业主体质量差距
横店:25家上市公司我市:2家挂牌公司当前,我市影视文化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多家,用三年时间追上了横店的步伐。但是,在影视文化公司的“质量”上,却依然与横店有着巨大的差距。目前,横店多家影视文化公司中,有华谊兄弟、青雨影视等25家上市公司,均是在主板或者新三板上市。横店影视文化产业背后涌动着的资本大潮,成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近几年爆发增长的强力马达。而我市目前仅有2家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上市企业少,影视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变得有限,发展速度和空间无形中会受到限制,影视剧的产量和质量更是远远落后。“鼓励培育本土影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筑巢引凤引进大体量上规模的影视文化公司成为我市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陈永柯介绍,其实,我市已经有一家影视文化公司在谋求上市,目前正在辅导阶段,有望在年内实现新三板挂牌上市。产业配套服务差距
横店:一条龙服务我市:基本无配套横店的配套服务已经非常完善。横店影视城影视道具库里藏有一百多万件道具,满足各种题材的道具需求。事实上,在整个影视生产过程中,所有影视生产的要素在横店都可以找到,如道具、戏服、发电车、运输车辆、烟花、化妆、群众演员、特约演员等。一个剧组来拍戏,导演只需要带几个主演过来就可以完成整部影视剧的拍摄。此外,在横店甚至可以实现就地审片。影视文化配套服务设施成为我市目前最大短板。随着西溪、石鼓寮等影视基地的发展,每年来拍戏的剧组不断增多,但尴尬的是由于缺乏道具、住宿、饮食等基础配套设施,无法为剧组提供配套服务。“横店剧组来西溪拍戏,每天的盒饭都要从横店送过来;群众演员也是从横店一车车拉过来。”陈永柯坦言,目前我市影视文化产业几乎无配套可言。为了弥补配套服务缺失的短板,我市成立了影视孵化区,引进了招商、注册、财务代理等机构;成立影视服务中心,开展群众演员的招募和影视配套企业的培育。多少年之后我市才能望其项背近三年,我市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其实非常快。年,全市影视文化产业产值还不到万元;到了年,产值暴增至2.3亿元;年,产值继续倍增,达到了6.3亿元。今年,预计有望突破10亿元。然而,去年横店影视文化产值就达到了亿元,是我市的10多倍。这是个有趣的数字。横店的拍摄点数量、上市公司数量都几乎是我市的10倍左右。当前,我市正着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并将其列入了“五大百亿”规划当中。按照影视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目标,年均增20%计,我市影视文化产业产值要达到亿元还需要10年以上。那么,10年后,我市影视文化产业是否有望追赶上横店的步伐?答案或许要等10年后才能揭晓,但至少,当下我们已经在路上。永康日报时政工作室
记者:王导*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