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永康有这样一位刺绣收藏家,藏品之多、档次之高,让人惊叹不已,最让人稀罕的是她居然收藏了一件清末代皇帝溥仪的打籽绣龙袍。连央视鉴宝栏目的专家蔡国声都为之震撼,翘起大拇指,连声说好!
清末代皇帝溥仪最高等级打籽绣龙袍礼服
打籽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针法,也是最古老针法之一。打籽绣也叫“打子”、“结子”、“玉绣”等,日本人称之为“相良绣”。这种针法实用性强,绣纹立体感又富光彩。是在绣地上用线挽扣,结出一粒粒环状小粒子,故得名“打籽”。粒颗结构变化多样,宜大宜小,组织方便灵活,多用来刺绣花蕊,也独立刺绣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针法变化形式多至十几种。
在年香港嘉德拍卖会上,一件光绪的打籽绣龙袍以万港币拍卖成交。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件龙袍的身价多少?各位看官可以尽情发挥一下想象力……
在市博物馆举办的“绣心独运·百福具臻”——中华传统刺绣珍品贺岁展上,小编见到了这位藏家周美华女士。
周美华在为记者讲述龙袍的制作工艺及收藏故事
周美华,永康人。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目前在衢州工作。从小受家里收藏传统的影响,她对古玩收藏就十分感兴趣。而真正与刺绣结下不解之缘要说到年的夏天。那年夏天,周美华从华东师范函授本科毕业后,随友人从上海旅游回来。到了杭州,陪一位收藏世家的同学到吴山广场古玩店咨询专家。专家热情的介绍和高雅休闲的生活状态在她心里泛起了点点涟漪。在与专家谈话中,周美华表露出对收藏的兴趣,而专家向她推荐的收藏对象正是古代刺绣。
“玩收藏,一定要执着。”谨记专家诚恳的告诫,周美华从此对刺绣上了心,走上了这条寻宝、藏宝之路。而且一走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周美华通过不断的观赏与学习,逐渐对刺绣收藏悟出了门道,所收藏的绣品也愈发精美,其中不乏刺绣精品。到目前为止,她所收藏的清代和民国的各类刺绣已多达余件。随着对刺绣这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加深,她的收藏目的也从最初的“自我欣赏”逐渐变成了“与人共赏”。当永康市博物馆找到周美华,提出想在家乡为她办一次个人藏品展时,周女士爽快的答应了。
清慈禧太后八十大寿九龙纹缂丝挂屏
缂(kè)丝又称“刻丝”,是汉族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作为中国汉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唐卡
渔樵耕读荷包
三寸金莲
这次市博物馆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刺绣展上,共展出周美华女士的余件刺绣精品,主要以清代民国刺绣为主,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并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千姿百态之美与传统绣工技艺中华的高超与精湛。喜欢的朋友记得前往观赏哦!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