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永康胡公故里的千年祥光浙江日报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www.bdfyy999.com
永康,古称丽州,一千多年前,胡公(胡则)出生于此。“天下有胡公庙三千”,永康是胡公文化的发祥地。仲秋季节,在市领导胡天忠、胡潍伟、胡联章和市老领导胡德伟的带领下,我市有关部门、胡公文化研究会与胡公书院一行先后考察走访了西溪镇柏西村胡公殿、古山镇胡库胡公陵园、方岩风景名胜区胡公殿、舟山镇沅口村胡公殿、前仓镇后吴村胡公殿、东城街道河南一村胡公殿、江南街道溪心胡公殿等七个胡公文化、民间信仰场所,这也是胡公文化研究会、胡公书院“寻访胡公路助力新腾飞”的第七站。胡库:胡公故里情缘长俯瞰浙中永康之邑,华釜山下、方岩溪与乌江溪之间有一冲积沃土,她面向方岩山、公婆岩,“东有可采之樵,南有可耕之田,前有可汲之水,后有可居之基”,风云际会,天意顺遂,文物隆昌,钟灵毓秀,两水归津,如财入库,名曰库川。这就是胡公故里——如今的永康市古山镇胡库村。胡公,姓胡名则,字子正,公元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出生于婺州永康库川(胡库),官至北宋权三司使(代理计相),以兵部侍郎致仕。公元年农历六月十八日卒于杭州,享年77岁。胡公为官四十七年,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他整治钱荒,睦邻怀远,改革盐法,奏免丁钱,一心为民,功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由于胡公两度出知杭州,后又退居杭州,故逝世后墓葬于杭州西湖龙井源。当时墓地附近还建有规模宏大的胡公庙——广福院,庙内立有栩栩如生的胡公塑像,供人祭拜。近代杭州龙井源胡公墓的最大一次修缮,是在清光绪三年(年),由同邑乡贤、前江苏按察使应宝时(永康芝英人)牵头修建,高大的墓碑上刻着: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三月殳旦宋知杭州府加兵部侍郎永康库川胡公之墓前江苏按察使同邑应重修可惜龙井源的胡公墓因远离故乡,乏人管理,加之年代久远,岁月沧桑,遂逐渐倒塌、湮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胡库胡氏赴杭州寻找胡公墓,发现胡公墓已荒芜湮没,应宝时修建的墓碑已移到池塘当作洗衣埠头(该墓碑现珍藏在胡库胡公史迹陈列馆)。身为胡公后裔的胡库子民,眼酸心痛,惶愧不安!胡库乡亲一心一德,决意将胡公墓迁回故里,以便就近守护,以资永远纪念。胡库村民胡尖峰、胡绍恩、胡章田、胡张谦、胡海谦、夏苏青和胡官成、胡维丹、胡启圣、胡德昌等人多次前往杭州,翻山涉水、披荆斩棘,寻访胡公墓。公元年5月24日,胡库子民将原在杭州的胡公坟墓迁回永康。5月27日,举行迎接胡公灵车驶入故里和安放胡公墓仪式,胡库村家家户户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十分隆重庄严。人们的兴高采烈汇成一句话——盼望已久的心愿终于在国泰民安的今天实现了。胡公墓安放在胡库村南、乌江溪畔的黄山端高地。坐北朝南,面对方岩和五峰之间,向阳朝暖,视野开阔。胡公墓仿照杭州岳坟式样构建,古樟群拥,松柏森森。在热心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杭州市园林设计公司规划设计,胡库胡公陵园多年来投入巨资,先后建成了怀忠阁、台门、牌坊、碑文、留芳亭、群忠廊、迎旭榭、曲桥、湖心亭、文化广场、胡公史迹陈列馆等系列项目,香客信众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读书至乐,教子之要”“寻访胡公路,助力中国梦”,胡库胡公陵园成为了继永康方岩之后又一传承胡公文化的圣地。柏西:几代胡公信众的彻夜坚守西溪镇柏西村的胡公庙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年起,柏西村民耗时三年重修。期间,胡公庙的点灯击鼓一直未歇。晨钟暮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其声可以使人警觉醒悟,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在柏西,每天的清晨,胡公庙总会晨起打板,叩晨钟,击晨鼓;迟暮,击暮鼓,叩暮钟,点琉璃灯,胡公灯长夜不断。日日如此,夜夜如此,年年如此。胡公庙的点灯人是胡银妹,今年84岁,她坚持为胡公庙点灯击鼓已有四十余年。“以前是村里的老婆婆负责点,后来她年纪大了,就换了寨口村人接班,再后来是我。”胡银妹说,“胡公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是我们村的守护神。这灯,我们传了一代又一代,会一直亮下去。”一代代点灯人的彻夜坚守,柏西村胡公庙灯火长年不衰。灯火象征百姓崇敬胡公之情,也传达民众对官正吏清、为民造福的赞许和期盼。后吴:关于胡公的美丽传说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前仓镇后吴村,有一座胡公殿,是由司马吴文武建造的,殿前的石桌上还刻着一行字:“大清道光十四年冬月弟子吴文武创立”。后吴人对胡公有着特殊的感情,村里有老人说,“胡公是后吴的女婿”。这又是什么由来呢?在后吴村,关于胡公的传说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个,说胡公有一个吴姓夫人来自后吴村。古时候,后吴有位娇娘从方岩胡公殿祭拜回来后,攒了念头想嫁给胡公。吴娇娘相思日深,在床上昏睡不起。吴父上方岩跪在胡公像前,对胡公敬拜说:“如果您喜欢我家小女,我就把女儿打扮一下送过来。”吴父回到家中,发现女儿已经清醒,大喜过望,将吴娇娘送到胡公庙完婚(亦称冥婚),被传为佳话。当然,传说归传说,其真实性有待考据。但是在后吴民众心中,胡则确实是一位全能神。“若水若旱,若疫若疣,有求无不应,有祷无不答。”后吴村民吴宋岳说,每逢旱天,全村人都要到方岩胡公庙请雨。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年刚从方岩跪拜胡公,当晚就下雨了。吴宋岳津津乐道,“你看,胡公生前为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死后依然在造福百姓呢!”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的这句诗,正是对胡公在百姓心中最好的诠释。溪心:胡公殿的“胡公粥”香四方凌晨四时多,天刚蒙蒙亮,位于江南街道溪心路的胡公殿亮起了灯光。周世友和几名义工正在胡公殿里忙活,他们将红豆、小米、薏米、红枣洗净,和淘好的米一起放进大锅里焖煮。不多时,一锅八宝粥就出炉了。义工们将热气腾腾的粥运送到西津桥头,早起的环卫工人、晨练的市民、有需要的人员都可以免费领取。与其他胡公庙相比,溪心胡公殿比较简朴。它是近几年才建造的,殿内仅悬挂着一幅胡公画像而已(据说溪心村已在筹建庄严高大的胡公殿),但聚集在此地的信众却一点儿不打折。据周世友介绍,以胡公美名为旗帜的公益施粥行动自年启动,先后已有几千名志愿者参与。“我们永康千年才出了胡公这样的好官,他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我们也想效仿胡公,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周世友笑着说。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以溪心胡公殿为据点,组织开展了公益施粥行动。因为是以胡公的美名做公益,这粥称作“胡公粥”。周世友的衣服上印着一行字:“好人施好粥,喝粥做好事。”一碗碗胡公粥,承载着一份份善意,还有一丝丝先贤精神的传承。胡公身后近千年,胡公精神不仅没有被遗忘,而是薪火相传,令人动容!“我们是胡公的故乡人,传承先贤胡公精神,继往开来、务实创新、以民为本、福民益邦,更是义无反顾呀!”胡公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公书院院长胡联章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sh/32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