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古代不乏天资聪颖之人,比如仲永,五岁的时候,就向父母要书具,但最终,因为,自己自是聪明,自恃清高,不去学习,后来也泯然众人矣。令人可叹。
而如今,也不乏一些天生聪明的人,他们在几岁的时候,就会背诵唐诗三百首,而这些聪明的天才,有的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的却成为了普通人。
这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今天要讲述的这位天才,就因为家庭的原因,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东方神童”魏永康遗憾离世,从天才沦为普通人近日,“东方神童”魏永康因病离世的消息冲上了热搜,去世的时候,他只有38岁,可以说是非常的遗憾了,但就是短短的38载人生,他的经历堪称是传奇。
谁说寒门子弟中,就不能产生天才?在湖南华容县的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魏永康出生了,他的母亲是百货公司的一名工人,他的父亲是一位伤残军人。
他的家庭可谓是地地道道的寒门了,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的家庭中,魏永康却成为了一个“东方神童”。
虽然父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是他的家庭非常重视教育,在魏永康三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经常读唐诗给他。
母亲没有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只有2岁的魏永康,就已经掌握了多个汉字了,这带给了母亲极大的震惊,母亲用心去培养他。
他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之后,他更是一路开挂,仅8岁的时候,他就进入了省属重点高中读书。13岁那年,他以很高的分数,考到了湘潭大学的物理系,自此,他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只有13岁的魏永康,独自在湘潭大学求学,母亲非常不放心,因此,陪同他来到了湘潭大学。
她认为,学生只要安心读书就好,自己要把后勤工作做好,因此,大大小小的家务,她都包揽了下来,甚至连端饭,洗澡,洗脸等,都要亲力亲为。
魏永康,也不辜负母亲的希望,读了几年本科,在17岁的时候,就又考入了中科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成为了硕博连读的研究生。
但因为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魏永康自己没有独立起来,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中科院对他进行了劝退,就这样他从天才沦为了普通人。
好在,退学之后母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帮助儿子独立了起来,不过从中科院退学后,他的人生就被改变了,本来能在科研领域大有作为的他,已经泯然众人矣,自去世的那一刻也没有实现自己当科学家的梦想。
如今,故人已去,在这位天才少年,短短的38载时光中,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同时,他的故事也给一些家长敲响了警钟:不合适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伤害是致命的。
魏永康母亲的教育值得深思,“慈母多败儿”的道理应该深入家长的心首先,全权照顾学生的生活,会让学生产生依赖,不够独立。这是魏永康的母亲做得最错误的一点,因为,有母亲管理自己的生活,自己从来不要操心,自己需要做的事情,那不经过锻炼,自己又如何会得到成长呢?
其次,一个血淋淋的事例摆在了家长的面前,家长应该有所醒悟。天才,在经过慈母的教育,也沦为了普通人,那么如果普通学生接收到类似的教育,后果可想而知。
最后,在学生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让学生养成独立的性格。这样家长不仅会不累,而且也更放心把学生放飞出去。
总之,从魏永康的事情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不合格的家庭教育,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啊,家长应该把“慈母多败儿”的道理熟记于心,寻求正确教育学生的方法。
教育好学生很重要,对学生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1、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
家长一定不要让学生生活在蜜罐中,要让学生吃一些苦,受过苦的人,可能更珍惜生活,更努力。
2、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培养学生有主见
有独立的思想非常重要,在学生寻求自己的建议的时候,尽量不要全盘托出,要给学生思考空间。
笔者寄语:一位天才少年的陨落,让我们扼腕叹息,我们在感慨他的人生传奇的时候,更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笔者希望,家长们要尽力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平安健康的长大。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一个天才少年沦为普通人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文章图片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三度知识知识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