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永康市第五中学捷报频传,在刚刚结束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中,永康五中科学教研组以优异的成绩荣获浙江省先进教研组。成绩的背后有着学校,领导以及科学组成员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走进科学组
永康五中通过十年的探索,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行文化”课程,在文化引领下,永康五中科学教研组(初中),不断磨砺,成为一支充满活力,“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优秀团队。现在让我们走进这支队伍,揭秘成绩背后的努力。
优秀的背后有夯实的机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制度,方能有据可依,有度可量;敬畏制度,方能有序行事,确保有效。
(一)教研组内建立健全教研组制度
创设良好的研修条件,为团队老师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逐步建立健全的校本培训实施、考核、奖惩等管理规章制度。
(二)教研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1)积极参加每一次的校本研修活动。
(2)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做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论文,课题有成果。
(3)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
(三)量化优秀考核标准
(四)明确目标团队打造
目标是一个人成长的内驱力,科学组的老师们都有着自己清晰的发展方向。
1.加强专业学习,利用各种资源,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2.边研边实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
优秀的背后有笃实的教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探索,教学质量的提升就会变得“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每周四上午,雷打不动的进行半日式教研。
(一)同课异构,人人教研
在团队内,每周开展“卷入”式同课异构活动,不同的老师对同一内容的课,不断探究、挖掘、反刍、调整、优化,这个过程快速地让每个参与活动的老师成长起来。
(二)优势互补,青蓝结对
透过青蓝结对活动的开展,年轻老师迅速成长,而年老教师也吸收了年轻教师的新思想新观念,构成合作互助的教学氛围。
(三)集思广益,编写学案
利用假期时间,科学组成员集思广益,在教研组的组织下共同编写与科学书本配套的导学案,相互点评修改、反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学生特点的导学案。
(四)加强融合,掌握技术
目前科学组全体教师在培训中掌握了一些现代化信息技术,都能从网上下载、收集、整理、调用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的模式、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五)学生分层,因才作业
团队内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或容易做到的热门题型挑选出来,根据难易程度,分为A、B两组,让学生再次练习。
优秀的背后有导师的助力
为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我校科学组在浙江省特级教师郑青岳的带领下,边研边实践,形成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点评,研讨交流——听课评课的系统的实践,交流,提升过程。
优秀的背后有充实的活动
以“兴趣学习快乐成长”为指导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全面落实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开展有趣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拓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优秀的背后有深入的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为主阵地,用心探索适合学校校情的教育教学新思路。在不断的教研过程中,我们逐渐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师合作竞争发展的教研氛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近五年科学组个人技能类获奖汇总
◆◆◆◆
◆◆◆◆
近五年科学组个人其他获奖汇总
◆◆◆◆
◆◆◆◆
近五年科学组个人论文课例类获奖汇总
◆◆◆◆
优秀的背后有特色的课程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推进双减工作,我校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行文化”课程的引领下,积极开发校精品课程,以此优化校课程结构,全面促进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将“双减”工作落实到实处。科学组成立校精品课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前期课程建设,课题研究的成果整理成册,汇编校精品课程《记忆·技艺——杆秤之行》。
“
科学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最美好和最需要的东西。宇宙之无穷,科学之奥秘,在追求科学的世界里,唯有“求实创新”才能发现更多的新奇迹。行在科学的探索之路上,五中教育人将脚踏实地,策马扬鞭,行至水穷处,定能“坐看云起时”!
文字
应玲玲图片
科学组
编辑
夏淑娜审核
倪国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