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简易行李,肩扛小背包,经过一夜颠簸,近日,湖北人王建平终于从西安赶到永康,希望凭借自己的技术,找到一份薪酬满意的工作。经过春节的休整,本月24日,永康西站劳务市场重新开门,吸引不少劳务人员前来求职。有招工中介表示,节后招工市场已开始回暖。
拖着行李找工作上午8时许,西站劳务市场人流渐稠。人群中不少人拖着行李,头发稍许凌乱,脸上带着长途跋涉后的疲惫,王建平就是其中一位。
王建平,34岁,当了10多年的劳务工人,原先在西安一家企业做注塑机工人。“年前,我和其他外来务工人员聊天,听说永康的工人待遇比较高。”于是,春节一过便赶到永康探个究竟。
“这里的工资确实比西安要高。”王建平算了算,自己先前的工资每月元,而永康的一些企业可以给出元。不过,他打算再“逛个一两天”弄清细节后再作决定,毕竟还有不少企业只在招工板上注明了“待遇面议”。
同样拖着行李的张先生来自云南。“我会技术,不怕找不着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在帮老乡物色岗位,他说今年技术工待遇同去年基本持平。
餐饮业待遇年年涨“企业的工资水平一直比较高,就是近几年来变化不大。”马先生来自永康西城烈桥工业区,在劳务市场当了多年中介。他告诉记者,受去年经济形势影响,今年企业管理层岗位的薪水普遍降低,而一些企业的工人工资还能维持在往年水平,这很不容易。
走访劳务市场各招工点发现,相比于不少企业“待遇面议”的犹抱琵琶半遮面,餐饮业似乎更乐于明确待遇。
“这是因为餐饮行业的待遇这两年一直在涨。”徐静涛是永康某连锁餐饮的招聘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的餐饮业待遇就比去年要高两至三成,连洗碗工的工资都达到了元到元。
年轻人希望学技术工人渴求高工资,企业需要高技术,这是劳务市场的两大主题。不过,也有这么一些人专在劳务市场“另辟蹊径”,不看工资看岗位。
来自永康市舟山镇新楼村的小伙子胡某今年20岁,昨天一大早,扒拉完早饭就和父亲一道赶到劳务市场寻找心仪的岗位。
“我之前在一家企业做电焊工。”胡某告诉记者,干了两年,他逐渐发觉技术精强才是硬道理,“我还年轻,正是学习成长的时候。”他表示,自己此番前来是为了寻找数控机床岗位,对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他希望能通过新岗位学到新技能。
(作者:倪国栋)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