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是应尽的责任,更是法律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
小编也认为,
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本能,
但是,
偏偏还是有人会唱反调,
我市一市民因为不赡养其父母,
而被依法司法拘留……
7月17日,市拘留所矛盾化解中心协助市人民法院成功处置一起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案件,被执行人郦甲因拒绝赡养、承担医疗费,被依法处以司法拘留。
今年均已77岁的我市市民郦某、应某夫妇育有三子,几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夫妇俩年事已高,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且无固定收入,生活拮据,居住的养老院也需支付相应的生活护理费用,因儿子们拒绝赡养,夫妇俩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年7月,应某因病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余元,在向三个儿子提出支付赡养费、医疗费无果后,遂于年11月7日,向永康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立案后经审理,依法作出判决:三个儿子每人每年支付赡养费元,还需承担元的医疗费。事后,二儿子、三儿子均依照判决履行了义务,但大儿子郦甲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决,于今年7月12日,被市人民法院依法司法拘留,送市拘留所执行。
案情如下:
氮素
郦甲入所后,拘留所本着教育、感化以及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决定把对郦甲的教育转化列入拘留所这几天的工作重点,并第一时间找郦甲进行谈话,了解其生活、工作、家庭状况,以及为何不赡养父母的理由和下一步打算。尽管民警从血缘亲情、道德层面、法律角度等多方面进行帮教,但郦甲仍以各种理由搪塞,执迷不悟。
7月14日,市拘留所特地邀请某律师事务所俞律师,在“思行堂”内讲授《赡养VS诚信》专题法律讲座,俞律师从“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展开,通过详实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赡养的必要性,拒绝赡养父母不仅是道德问题,更牵涉到法律问题。课后,郦甲深受触动,并在课堂上对所有听课人员承诺,马上与妻子商量履行相关赡养义务。
此处是代表转折的分割线
经过5天拘留所民警从情、理、法、德的谈心教育、课堂学习,终使郦甲后悔不已,充分认识到自身错误、承认错误,教育感化工作取得了成功。7月17日上午,市拘留所安排其与妻子会见,夫妻俩表示将尽快筹措资金。当日下午,市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来到拘留所,郦甲依法履行了法院判决。法院工作人员依法解除了郦甲的司法拘留措施,市拘留所随即将其释放。
知错就改
善莫大焉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