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第六空间撬动永康经济开发区兰街村美

19日傍晚,秋天的夕阳带着微凉,唤归了永康经济开发区兰街村勤劳的村民。伴随着一声声棒槌捶响,村妇们齐聚一起,轻扬着手臂,一伸一收间搓洗着衣物,一串清脆的笑声道出了村里的其乐融融,浣洗不再是村妇简单的劳作,而是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与过去不同,兰街村妇洗衣的阵地不再是溪边、池塘边,而是转移到了古色古香的“第六空间”,该村投资5万余元新打造的街角小品。“‘第六空间’融合了垃圾回收、资源再生、爱心传递、生态洗衣、习惯培养和美丽建设六大实用功能,是村里生活气息最浓的地方,是‘五水共治’、垃圾减量、美丽乡村建设的风向标。”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岩敏说。

生态洗衣房,让乡土记忆得以安放

这几天,兰街村的“第六空间”成了村里白天最热闹的地方。过来洗衣、清洗自家垃圾桶,投放可回收垃圾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生态洗衣房建设好了后,村妇们宁愿舍家求远,过来洗洗刷刷。

“呀,你也来洗衣服了啊,来来来,刚好还有一个空位!”记者采访当日,几位村妇们正在“第六空间”一边唠着家常一边洗衣服。

“我家就住附近,这里刚建好没多久,大家都夸建得好呢。大件洗不动的放洗衣机,小件的就手洗,很方便。”村民赵大妈说着,把自家的一条空调被放进自助式洗衣机中,然后回到洗衣池边搓洗着小件衣服。

兰街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酥溪、朱明溪绕村而过,村里的池塘串珠成线,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来说,溪边、池塘边洗衣,是小时候难以忘却的乡土记忆,更是融入了村民的生活。

“过去,村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在溪边或池塘边洗衣;如今有自来水了,习惯还是改不掉。”村民李大妈说。在她看来,在家里水槽的局促空间里洗被子、窗帘等大件远没有在溪里、池塘边来得舒畅。更重要的是,过去在大家聚在一起洗衣时,还能唠唠家常聊聊天,现在在家洗衣太孤单了。

兰街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已建设,但溪边、池塘边浣洗是剿灭劣Ⅴ类水,尤其是小微水体整治的一大顽疾,源头治水势在必行。而如何平衡村民习惯、需求与环境保护,避免进入“污染—治理—污染”的怪圈?兰街村村两委动了不少心思。

“光靠禁止让村民到溪边、池塘边洗衣的‘堵’招,肯定不能持久,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一场‘猫鼠游戏’,不利于村里和谐。”李岩敏表示,只有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找到村民和谐生活与治水的平衡点和突破点,才能实现溪塘提水质、村民得实惠的“双赢”,让乡土记忆得以安放。

兰街村村两委有心插柳,在“第六空间”里设置了生态洗衣的功能,放置了5个洗水池和3台大容量自助投币洗衣机。村民可以聚在一起,自主选择手洗或机洗,边洗衣服边唠家常,所有洗涮废水全部截污纳管,不再污染溪塘,一举多得。

“以前在池塘边、溪边洗还得蹲着,说实话蹲久了,腰还真的吃不消。现在好了,不用蹲着洗还能跟大家伙边聊天边洗,这日子是越过越惬意了。”村民俞女士说道。

在“第六空间”里,还有专门的垃圾桶清洗房。这样一来,也方便了村民清洗垃圾桶,让到过“第六空间”的垃圾桶都能干干净净地“回家”。

爱心传递日,让垃圾减量渐成习惯

随着“第六空间”的启用,兰街村的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向更加精细化迈进,垃圾回收、资源再生、爱心传递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

从9月起,兰街村正式将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活动“扩容”到所有网格员层面,升级成为“网格员日”活动,月月都有活动,月月主题不同。

15日清晨6点不到,“第六空间”边上的休闲广场早已热闹不已,一场以“旧衣物爱心置换”为主题的活动正在该村举行。

“你看,这么多衣服,很多有还很新但都不穿了,扔了么可惜,放在家里又占空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好了,这些‘鸡肋’东西都终于有用武之地了。”村民李女士拎着两大袋旧衣服来到“第六空间”参加置换活动。

与李女士一样,拿着旧衣物的村民络绎不绝,不一会就将现场的衣架就挂得满满当当。“这些衣服都还很新,我不用的或许别人有用呢。”村民姚女士笑呵呵地说。

“旧衣服不及时处置,囤到最后就是垃圾。开展爱心传递活动,能帮旧衣服找个好‘归宿’。村民有需要的可互相置换,如果没有需要,我们将这些衣服统一收纳、整理,寄到西部贫困山区献爱心。”该村妇联主席徐玉春说。该村在文化礼堂3楼专门腾出了一个房间当“爱心超市”,方便村民置换可回收旧物。

18日晚,刚从杭州出差回来的徐玉春马不停蹄,带着村里的巾帼队伍花了整整一晚上时间,将所有旧衣物登记、收纳,整理出了件七八层以上新的衣服,一称重共公斤。“这些衣服得到回收利用,村里就相当于减少了公斤垃圾。”徐玉春说。

每月的“网格员日”也是兰街村的“爱心传递日”。下个月“网格员日”,该村打算举办一场文具、玩具爱心置换活动,鼓励村民带着孩子参加。通过接地气的置换活动,培养孩子爱心、分享意识,让自家“玩腻”的玩具变成他家“宝贝”,实现垃圾减量与爱心传递共赢。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我们通过一场场爱心传递活动的开展,也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中让垃圾减量成为村民的习惯,助力生态建设。”李岩敏说。

“衣杵声依旧,不染溪塘水;爱心来传递,垃圾减量化;习惯细养成,精品事业创。”在兰街村民看来,小小的“第六空间”面积发挥着大大的能量,六大功能的融合让村里实现了大决策小细节“一脉相连”不走样,美丽乡村建设“内外兼修”留乡愁。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永康五水共治

发布“五水共治”相关信息和开展的活动

同时接受投诉、举报。

赞赏

长按







































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甲氧沙林是不是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sh/1901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