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姚敬厚来自浙江永康的信息

来自浙江永康的信息文

姚敬厚

八月的扬州暑气未消,疫情刚刚稳定,我收到了一条来自浙江永康的信息,我前期收集整理的一篇文章《“剿匪英雄”韦南西》,被浙江永康机关刊物《永康春秋》刊用。

韦南西,原名韦銮熙,曾用名韦永根,男,中共党员,年2月出生在兴化市陈堡镇蒋庄村,家住蒋庄韦家墩。他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里,从小经受战争伤痛,饱受阶级压迫。年2月他在原红星乡梅庄入伍,参加新四军。他骁勇善战,在淮海战役时被炮弹片炸伤左眼,眼部发炎后眼球被摘除,左眼窝是空的。他是个身经百战的传奇式的人物,年2月随军南下,打过长江后,他随军一直打到杭州、浙东沿海地区的金华、永康一带。

不久,浙江已经在人民政府控制之下,然而也非歌舞升平,树欲静而风不止,共产党新生政权还不稳固,国民党残部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国民党的散兵游勇和地痞流氓纠集在一起四处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杀戒大开,凡是农会干部,亲共的积极分子,都被其列入杀戳黑名单,一时间人心惶惶。土匪一日不除,共产党的乡村新生政权一日不得安宁。应永康县政府调兵请求,金华警备区党委精挑细选了有山地作战经验一个排的战士和两挺轻机枪,由军分区独立营参谋长韦南西带队到永康。

韦南西接受任务后,确定了自己的抓捕思路,直接把连部设在了匪首金坑彪的老巢金坑村,所有的来往路口都设岗盘查,各自然村都成立了民兵组织配备武器,解放军帮助集中训练,凡是和金坑彪有瓜葛的人都实行了监控,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已撒开……翻身的贫苦农民有共产党撑腰各村都成立了农会组织,大家抱成了团,不再畏惧昔日的恶霸土匪,只要有情况,铜锣一声响大家都操起扁担勾刀一齐上阵。匪首金坑彪及其部下终于在军民联合的强大攻势下土崩瓦解。

韦南西带领剿匪部队继续剿灭了永康其余残匪,浙东地区很快得到了安宁。因剿匪有功,韦南西被人们称为“剿匪英雄”。自后,韦南西官至正团,不久转业到永康县人武部工作。韦南西于年在永康因病去世。

后来,作家应跃鱼把韦南西剿匪的故事写成了长篇党史题材小说《永康悍匪金坑彪》。年6月22日,永康市委党史办公室携资料参加永康市影视办第二十七期的影视沙龙,提交了本次沙龙的讨论主题——研讨党史题材小说《永康悍匪金坑彪》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年丹桂飘香的季节,仍然健在的韦南西二儿子韦建勇携家人回到家乡陈堡镇蒋庄村寻根问祖,韦氏族人引以为豪,热情款待,共叙亲情。

现在,永康市机关刊物能把《“剿匪英雄”韦南西》一文刊登出来,说明这个故事在浙江永康是有一定影响的,有宣传推介的现实意义。由于韦南西早年就参加了革命,后来很少回老家,去世又早,我写作此文之前,还不知道村里有韦南西其人。其实,按辈分韦南西还是我的表叔,我的曾祖母韦氏,就是韦南西的嫡亲姑奶奶。因为帮助村里编写村史《蚌蜒河畔蒋家庄》,我在收集整理村里现役和转业军人名单时才筛查到韦南西。此时,正巧听说韦南西后人要回蒋庄寻根问祖的事。村党总支书记韦传芝是韦南西紧本家,他发了一些关于韦南西的资料给我,包括作家应跃鱼的长篇党史题材小说《永康悍匪金坑彪》(应跃鱼还是《永康春秋》刊物的首席顾问)。于是,我才有了写作此文的底气和素材。在反复拜读老前辈应跃鱼《永康悍匪金坑彪》一文后,我又多次走访韦南西的近亲属和村里的许多老人,终于写成了《“剿匪英雄”韦南西》一文。此文已经收集在出版了的《蚌蜒河畔蒋家庄》村史书中。

《“剿匪英雄”韦南西》一文,是继我镇《神枪手张桃芳》、《红色特工杨延修》、《断头将军陈中柱》等红色故事之后又一典型事迹,对丰富我镇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党史宣讲,筑牢宣传主阵地,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家乡人民期待以剿匪英雄韦南西为正面原型的红色影视作品能早日与观众见面。

作者简介

  姚敬厚,年出生,兴化陈堡蒋庄村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原蒋庄小学校长,现任陈堡中心小学关工委副主任。爱好文史,曾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小说、散文、诗歌,参与了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唐庄村史《庄恋》的编写工作,已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主编了蒋庄村史《蚌蜒河畔蒋家庄》,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mj/30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