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永康发布”一起玩耍
好消息,我市成为全省18个实施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的工业县市之一,三年内将获3亿元专项激励资金。
一季度,我市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10.7%,近两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振兴实体经济方案的实施,无疑是一道强力的兴奋剂。
目前,振兴实体经济方案实施工作已经启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将我市打造全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全省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示范区。
开启“+”模式推动五金产业提质增效
步阳集团生产车间的改造现场,浙江杰地希机器人公司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安装机器人,由两个大型机器人和多条机械手组成的全自动防盗门生产线,将进料、裁减、冲压、拼装等多道工序整合一体,场地占用面积缩减为原先的1/3,代替近30名员工。
近年来,杰地希公司董事长应志敏深切感受到一股迎面而来的企业转型升级热潮,除了步阳集团的项目之外,杰地希公司的团队还同时在帮助多个企业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现在,越来越多企业迈入品牌化、高端化市场,深切感受到提高效率、品质的成效,‘机器换人’‘两化融合’如火如荼。在此过程中,我们为其‘添薪加柴’,让企业改造升级热潮更加高涨。”市经信局局长马海华说。
据悉,我市振兴实体经济将开启“+”模式,以“区域+”发挥浙中制造业的排头兵优势,探索区域联动新模式;以“制造+”发挥生产制造创新的先行者优势,探索成本降低新路径;“产品+”发挥终端消费品生产集聚地优势,探索品质提升新内涵。
现阶段,我市主导的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的传统五金不断向现代五金迈进,五金产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得到不断延伸和发展。振兴实体经济这盘棋将进一步推动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不断实现纵向挖掘和横向扩展,将“双跨型”产业集群发展提升至新的高度。
在充分发挥现有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我市不断谋求创新和改变,开展振兴实体经济工作将引导企业不断探索实践新型制造模式,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实现“五金制造中心”向“五金智造中心”“五金品牌中心”转变。
同时,围绕“三强一制造”战略,深入实施五金产品“标准、质量、品牌”建设,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与设备的改造力度,推动我市终端消费品的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竖立一个“以品质突围市场”的新标杆。
品牌品质引领传统五金变身现代五金
浙江炊大王炊具有限公司的展厅内,一口造型别致的“铁锅”被安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公司总经理王鹏总会卖关子似的让人分别拿起两口锅,感受一下不同之处。此时即使最外行的客人也能感受到,这口“铁锅”明显比其他产品轻很多。
王鹏介绍,看似与普通锅并无差别的“铁锅”是炊大王公司最新研发的钛合金产品,这款主打高端市场的钛合金锅粘贴上“炊大皇”品牌之后,市场售价为普通铁锅的好几倍。
在传统五金向现代五金升级的道路上,炊大王公司成为我市企业的一个缩影,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成为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砝码,品牌化运作为企业开辟上升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振兴实体经济是一个重要契机,可以推动企业理念和思维模式转型升级,跳出同质化低价竞争,实现差异化营销,提升附加值。从重视“转型”向重视“升级”转变,由重视“生产方式”转型向重视“商业模式”升级,由注重“五金产品生产”向重视“五金产品营销”升级。
同时,我市鼓励企业加快物联网、云服务技术与门业、锁业、杯业、餐厨用品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初步实现智能家居安防设备和高档现代五金工具产业的集聚,构建时尚五金制造与智能家居产业新业态,打造成国内领先的五金智能家居用品研发制造基地。
进军新兴产业基础扎实动能十足
4月19日,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众泰汽车推出了13款新车型,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半壁江山,此举也意味着众泰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方向的布局已经全面展开。
随着E、众泰大迈芝麻、云plus、ZEV等一系列新能源车型的推出,众泰新能源车型已经形成涵盖轿车、微型面包车、微型车等序列的众泰新能源汽车“超级战队”,全面发力国内外汽车市场。
在传统产业实现快速升级的同时,我市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业、健康医疗产业等新兴产业布局蓝图已经展开。未来,这些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点。
通过集聚国内外高端资源,着力主攻高端装备、新材料、现代五金等三大产业集群,实现“强链、延链、补链”,以智能化、自动化、成台(套)化为方向,重点发展汽车(系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等一批高端装备,构建充满创新活力的新型制造体系。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省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建设,以众泰汽车小镇为载体,加速推动众泰汽车配套本土化,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生产的产业体系,建设新能源制造区,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培育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推广一批智能制造集成服务机构。
另外,我市健康医疗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吸引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先进研发机构苏州医工所的目光,共建康复工程技术中心,同时不少研发能力强、发展动力足的企业开始投身该产业。
“5年前,我们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科技’的亿健大健康生态系统发展日益成熟。”“亿健”品牌创始人潘岩君说。
发力“六个”坚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今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稳健,一季度我市工业稳健运行,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亿元,同比增长10.7%,为近两年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3.1和1.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40.3%,较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继续向中高端迈进。我市工业投资持续发力,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19.9%。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高出工业投资6个百分点。
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同时,我市振兴实体经济实施方案适时推出,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该方案将紧紧围绕坚持以创新促转型、坚持以开放带升级、坚持以融合谋跨越、坚持以集群筑优势、坚持以绿色优效益、坚持以重点做示范等“六个”坚持,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接下来,我市将把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点放在创新上,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和政策体系,促进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将创新打造成永康制造业提档升级新动力。
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市场化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构建起市场化运作、开放型的新型制造业发展体系。
把融合发展作为永康制造业转型发展重要着力点,发挥我市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杠杆作用,全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渗透融合、制造业与城市互动融合,挖掘制造业发展潜力,实现永康制造业跨越发展。
把构建现代产业集群作为我市制造业升级主要路径,大力推进强链、补链、延链,着力打造电子信息、先进装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提升五金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集群优势。把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装备高新区、浙商回归创业创新园和各个工业功能区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推动我市制造业走智慧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
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推进制造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开展节能环保改造、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推动构造绿色制造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
围绕振兴实体经济的战略重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典型示范和项目带动,在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和中国科技五金城等综合条件较好的企业、领域先行先试,解决企业发展基础性、关键性、突出性问题,进一步强化发展优势,形成示范样本。
作者吕高攀
编辑颜元滔
永康发布
永康市委宣传部官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