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申平转自八百理公号
年12月,升任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长还不到一年的王永康大跨度调往西安,出任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
这一天,对于西安人来说,已经足足等待了10年。
被耽误了10年的古城西安,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
回过头来看,王永康和西安可谓相互成就。短短两年间,一个成了“网红书记”,一个成为“网红城市”。
老实说,在调任西安前,王永康并没有主政大城市的经验。官方简历显示,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王永康进入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宁波分所工作,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八年的军事工业研究工作。年,王永康步入政界担任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此后的十几年中,王永康先后任余姚市委书记、宁波市委常委、丽水市委书记,并于年任浙江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长。
过往履历略显“单薄”,如何驾驭得了一座副省级城市?但人们相信调往西安,王永康一定有着过人之处,分别在以活跃的中小企业经济与良好的投资环境著称的余姚和有“中国生态第一市”之称的丽水长期任职,外界对这位新官观望之余,认定大秦岭脚下的古城西安,将在王永康带领下发展成为大号的余姚加丽水的综合体。
如今看来,这种判断只对了一半,西安根本不是要成为别人,而是要做最好的自己,要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
当然,从沿海开放城市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大西北,王永康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以想象。
西安这些年发展缓慢,除了地域、文化等客观因素之外,一个尤为关键的是,干部能力素质是瓶颈,其他的都是表现。不改变思想松散、作风松散的官场状况,单凭王永康一个人是不行的。
王永康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并寻求破题之策。他,选择了从烟头开始。
王永康把初次亮相放在了上任一个月在城墙上捡烟头。估计王永康怎么也想不到,随后群起效仿,全城兴起捡烟头热潮。就连陕西日报也看不下去了,发文公开批评:“市委领导捡烟头大家跟着捡是对的,但如果仅限于此,未免浅化了。一些区县领导上班时间带队上街捡烟头,拍照片、上镜头,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小小的烟头虽然撬不动不求上进、惯于敷衍的西安官场整体氛围,但让王永康清晰地看到了干部队伍的问题。随着“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三大革命、全新的舆论监督节目《每日聚焦》、“追赶超越擂台赛”等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出,政府作风被强行逼迫着开始转变。
针对部分干部对群众和企业需求的麻木不仁,王永康特别提出“五个不允许”的要求:
▼一是不允许说“我不知道”,必须要熟悉业务。
▼二是不允许说“这个不归我管”,必须实行首问负责制。
▼三是不允许说“企业没找我”,必须主动服务、上门服务。
▼四是不允许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必须吃透政策,说要怎么样才行,找到有效的办法。
▼五是不允许“因自己方便造成企业办事不方便”,必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和前任们不同,王永康对于政府作风的狠抓和整顿,是认真的,效果也是明显的。
和前任们相比,王永康更不回避问题,他公开指出西安“10大短板”、民生“九难”,所以,必须干,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
可喜的是,西咸一体化有了实质性进程,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很多以前想干而没有干的事情干成了。作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西安跻身为国家第9个中心城市。
一度迷失了自我甚至自甘沉沦的古城西安,仿佛又找回了重回巅峰时刻的雄心壮志。这两年,西安喊得最响的是,对标!对标杭州!对标成都!对标武汉!谁强对标谁!
年,西安GDP实现.85亿元,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进至第9位,实现历史性跨越。年,西安GDP跨越亿元大关,达到.86亿元,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占全省比重升至34.2%、创14年来新高。
自古以来,政治人物向来都是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有得必有失。王永康也不例外,房价领涨全国,教育、雾霾等新老重大民生问题依然等待着破解。
正如今年西安市两会上明确承认“西安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并承诺将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经济总量不大,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优,“拳头”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偏少;
2.科教、军工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西安制造、西安创造的水平还偏低,经济实力与创新能力不相匹配;
3.各类惠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企业获得感还不明显,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4.污染防治工作亟待加强,打赢蓝天保卫战面临巨大压力,持之以恒有效保护秦岭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4.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分布不平衡,上好学校难、看大病不方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5.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提升;
6.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名新西安人了。我一定接好‘接力棒’,走好新的长征路,与西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而努力。”这是王永康在履新西安市委书记时的铮铮誓言。当他离开西安的时候,他可以骄傲地说这几年做得还不错。
王永康带领着大西安奔跑了起来,未来大西安该怎样继续奔跑?
老陕送永康原创者:浅沫转自额滴神公号
王永康离陕,赴黑龙江任职。清风两袖去北天,不带长安一寸棉。无愧市民相践送,马前酾酒密如泉。
天,四个年头,两年两个月,三大革命,店小二、五星级、三六九、永康十问…
王永康的西安时间,今天正式划上句点,下一站,黑龙江。千言万语,永康珍重,记得常回家看看。
王永康要走的流言在过去的年一直未断,声音最大的那次要数任职青海省长,各种小道消息,内部“实锤”,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而当靴子真的落地之时,相信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还记得一周前的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王永康发表了讲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没有不可能,西安一定行!
是的,西安眼下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而这欣欣向荣的景象,王永康功不可没。
一座城市的进步,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最有发言权。
南方书记王永康,究竟给西安带来了什么?
西安,从曾经那个不温不火的古都,到现在向着中国第一线的梯队奋起直追,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西安的崛起,外地人眼中的“废都”也有了指望。
王永康的政绩有目共睹,这里有两组大数据:
年,西安GDP实现.85亿元,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进至第9位,实现历史性跨越。年,西安GDP跨越亿元大关,达到.86亿元,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占全省比重升至34.2%、创14年来新高。
除了大数字,市民肉眼可见的民生工程也不胜枚举。断头路、创业大街、治霾铁军、车让人、西安年·最中国、户籍政策、京东来了、吉利来了、阿里巴巴也来了…一件件举措,深刻印在市民的脑海里,当然,这也是王永康留给西安永恒的印记。
在和西安告别前,王永康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