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走遍永康应建设芝英后街

点击上面蓝字,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芝英后街应建设

悠悠岁月,千年古镇。芝英有一条古老的街道,叫后街,也称为古楼街。后街,南北走向呈“丁”字型。北起大宗祠堂、武陵源溪,经上店三角店口通往“芝英八景”之方塘到市基,南至千年紫霄观。宋代胡则,到芝英外婆家做客,在紫霄观读书,经常在后街走动。状元陈亮在紫霄观“读书窗下,弹琴石上”,同样在后街留下足迹。

(后街北起大宗祠堂)

后街东宅一带是芝英最早发祥地,自东晋江南始祖应詹公(封观阳侯镇南大将军)屯兵芝英起,散叶开枝,繁衍子孙,人丁兴旺,渐成重镇,名震一方。当时芝英这地方,东西两边是低丘,中间是溪流。据先贤正泉公所作《应氏先型录》记载:“今芝英之居址,原自岘峰翔舞而来,至于豹铺,分为双龙,蜿蜒磅礴,及方塘之浒,会而为一”。如今的灵溪,昔称武陵源溪,应詹公来永康大田(芝英)时,见此地风景优美,龙盘虎踞,是梦想之中的风水宝地,择而居此,衍生后裔,天长日久,芝英就成为东邑重镇,应姓也成为永康望族。

后街的两边集聚着众多的古祠堂、古桥、老宅和其它遗存。芝英文脉绵长,自然环境十分优越,东靠古麓山,得山脉灵气,一条清流不断的灵溪从旁穿过,萦回曲折,流入华溪汇于永康江。大宗祠堂临溪而建,是从前芝英应氏子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启蒙地。大宗祠堂建于明代,堂号“徵德堂”,碑文由兵部左侍郎王崇(麓泉)在嘉靖四十五年()所写。大宗祠堂与后街以“廻灵桥”相连,桥建于明中期,由芝英小宗仕廉太公出资独造,桥上有“仕濂应公独缘”字为证。廻灵桥上有“上三下四”台阶,其中蕴含着一个凝聚浓浓乡情的动人故事。昔年有位芝英侬到福建卖布,听说该处有位浙江金华府的打铁老师,卖布客估计打铁老师是永康侬,就上门借宿,开口便是一句永康话,再一问是应姓,原是芝英人。此时,后堂急急走出一位眉须皆白的长者,问道:“年弟,芝英上三下四在什么地方?”卖布客是正宗芝英侬,随答道:“年伯,上三下四在芝英大宗祠堂通往后街廻灵桥上。”长者又问你是芝英哪个房头,什么辈份,一问一答,原来是共房头,按辈份是叔侄之称。此时,长者眼含泪花,吩咐儿子,今后凡是芝英侬到此,能讲出后街“上三下四”的应氏宗亲,一宿二餐,分文不取招待费用。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他乡游子的情怀啊!

(大宗祠堂与后街以“廻灵桥”相连)

后街是昔年芝英的商贸中心,经商赶集人云集,又是上方岩客必经之路。所以芝英祠堂在各芝英路口、贸易区设有茶缸,又称为“义茶”,祠堂给每处负责烧茶的应氏子孙五十秧田种,免收田租。在后街廻灵桥和上店三角店口,各设茶缸一处,供上市落县、上方岩客免费饮用,四乡八邻传为美谈,有一句“稀奇稀奇真稀奇,芝英处处有茶施”的赞誉山歌足可印证。后街曾经店铺林立、商贩汇集,车水马龙,生意火红。从国民时期到解放初期,开有木生布店、文其南货店、南山药店、德火小木店、月新小杂货店、蒋金婆副食店、老夷南货店,还有多家金店银铺。特别是钟葵百年老药店堂号“永德堂”更是闻名永康乃至金华八县,小儿麻疹专长。当年没有预防针,小孩出麻,弄不好会夭折,或脸上“麻离”(方言,麻子脸的意思),这是父母们最担心、最害怕的一种病。应钟葵世代祖传,大家都敬称他为“麻先生”。

(后街全长余米)

后街百业兴旺,一片繁荣,昔年每逢三八集日,到芝英赶集商贩,挑担提篮,车载牛驮,络绎不绝。有从皮店、亳塘、下蔡等方向过了古麓山岭到后街赶市的,有从岩后、大园翻越岘峰岭,将柴炭等土特产、山地货挑到后街叫卖的。同时天成公祠、华常公祠前面有个大明堂,是鸡、鸭、鹅、猪崽、糠米等农副产品的贸易区,三间厅可供商贩、遮风避雨纳凉。

整条后街全长余米,中间青石板铺就,两边卵石镶砌,后街中段有个“琉璃亭”。乐助好施的芝英人,每到夜晚就点上琉璃灯,供过往人们照明方便。后街旁有座老宅院叫“东宅里”,重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余年历史。是明嘉靖年间著名的法学家、文学家、进士应廷育的祖居处。应廷育(-),字仁卿,号晋庵,官至福建按察佥事。在后街路口有御赐两旗杆,“三入刑曹”“三吴文宗”两面幡旗迎风飘扬。昔年封建时代大员到此,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意,方可通行。再里面建有“览翠楼”,是金华八婺名楼,经常齐聚当时的官员名流,程文德榜眼是这里常客,同时有金城坑朱方,城里徐昭(鹤溪)、王崇(麓泉),还有洪洲俞敬(沙泉),他们在此吟诗作赋,往来酬唱。他们来时都要在后街芝英古迹“百金台”下马落轿,所以这条老街曾有过灿烂辉煌的时光。

(这里是大宗仓房)

每逢正月元宵迎龙灯,后街极为热闹。各迎龙灯房头,都要到后街大显身手。迎龙灯中“扎大桥”、“扎转角”、“扎三间厅”都是比较有意思的。龙灯一般都比较长,“扎大桥”就是龙头超过廻灵桥在大宗祠堂门口,龙尾长过琉璃亭,首尾不相见,只听一声呼叫,龙尾发力,往上坟塔方向猛跳,抬龙头人,若没经验可能会将龙头掉地上或掉进灵溪。“扎转角”更加惊险,龙头在溪边硬弯处,不知龙尾什么时候发力。若是突然起跳,极容易在后街被拖龙头,失尽脸面,抬龙头人面上无光,迎龙尾人以胜利者自居。“扎三间厅”时,龙头要到离三间厅三丈开外,避过冲劲,才能应付自如。最后在大明堂团灯、收灯,整个灯节才算圆满结束。整个元宵节,后街红灯盏盏,喜气洋洋,上下三村都前来看灯,一幅风调雨顺歌盛世,人寿年丰赞太平的景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芝英已向市基后城大街发展,后街这条芝英最古老的街,显得有些凄凉,失去了昔日的光鲜与繁荣。年芝英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古镇古街的保护利用工作。如今街道整饬如旧,两旁店铺林立,招来不少外地游客探秘观光。

(后街南至千年紫霄观)

乡愁是一碗浓郁的茶,乡愁是一杯醇香的酒,乡愁是萦绕在游子心中一生一世的牵挂。每当春节探亲,清明扫墓,总会见到白发苍苍耄耋老者,到后街重游,指点着这里原是某某店,这里是大宗仓房,儿时曾在这里玩耍。追昔抚今,故地重游,虽是物是人非,但与之有关的旧记忆还是不断涌上心头。

摄影照片:周跃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fc/2602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