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骄傲——陈亮
探访陈亮足迹,汲取先贤智慧
打造文化路线,传承龙川精神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金华市地方课程《锦绣金华》九年级第三单元“浙东学派耀中华”中的“注重事功的永康学派”。永康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陈亮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是永康学派的创始人。永康百年名校永康中学的校训“道德、文章、事功”中的“事功”二字,就出自陈亮的核心思想。深入学习、了解陈亮,能让学生学习他的事功思想、传承龙川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学生为家乡、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实地探访陈亮足迹,多角度了解陈亮生平事迹、事功思想。
2.探究以陈亮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路线,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3.传承陈亮的求学精神、爱国斗争精神和事功思想,增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本次学习活动,共24人,分为四个组,每组6人,组长抓阄抽取活动任务:实地探访五峰书院(陈亮讲学之地)、探访龙山镇(陈亮故里)、探访龙川公园(纪念陈亮的主题公园)和查阅资料并演绎陈亮故事。教师带队出去活动。活动后学生小组讨论,写考察感想,因地制宜绘制文化路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永康中学的校训吗?
生:道德、文章、事功。
师:是的,其中的“事功”就出自于陈亮的思想。陈亮,字同甫,号龙川,南宋人,是我们永康千百年来唯一一位状元,是我们永康的骄傲,永康有龙川公园、龙川路、龙川学校……就是为了纪念陈亮。
今天,就让我们去探访陈亮的足迹,汲取先贤智慧,传承龙川精神。欢迎来到“陈亮杯”风采大赛的比赛现场。我们先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本次大赛的评委。本次大赛分为小组展示、现场抢答和3分钟论述考察成果等环节,得分最高的队伍获得最佳团队奖。参赛的队伍有五峰书院小队、陈亮故里小队、龙川公园小队和知识就是力量小队,上周,我们各个小队用不同的形式去了解陈亮,或实地考察,或查阅资料,都有很大的收获。现在是你们的展示时间,首先,让我们跟随五峰小队去陈亮的讲学之地——五峰书院去看看。
探访五峰书院
1.播放学生实地考察五峰书院的视频。
2.现场抢答
(1)画面中与陈亮把酒言欢的是谁?
提示:1.鹅湖相会;2.豪放派词人;3.陈亮好友(答案:辛弃疾)
(2)“兜率台”三个字是谁写的?
A朱熹B陈亮C吕祖谦(答案:A朱熹)
3.小组代表3分钟阐述考察感想
(1)学习古人先贤的求学精神
(2)分析五峰景区游客稀少的原因
(3)深度开发五峰书院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4.教师小结:人文与山水的相遇,总是有很多故事可说。当方岩偶遇了五峰书院,它才更有气质,更显厚重与崇高。而五峰书院则是遇见了陈亮、朱熹、叶适这些文人学士而横空出世、声振浙东、回响史册。五峰书院的故事,我们确实应该好好说。古人先贤的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求学精神,我们应该好好继承。谢谢五峰小队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展示。现在有请评委对我们的五峰书院小队进行打分。
5.评委亮分。
探访陈亮故里龙山镇
1.播放学生实地考察龙山镇的视频。
2.现场抢答
有一位名人非常喜欢陈亮的诗词,他晚年读到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时泪流满面,请问这个人是谁?
A.毛泽东B.朱熹C.辛弃疾(答案:A.毛泽东)
3.小组代表3分钟阐述考察感想
(1)实地走访了陈亮墓、陈亮公园、桥下小学、龙山镇主要街道、普明禅寺等地,发现龙山镇已经有意识的想要把陈亮文化作为一张文化名片,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2)龙山镇可以依托现有资源,打造以“陈亮”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路线,我们的设计如下:
4.教师小结:我也相信龙山镇能肩负起弘扬陈亮文化的历史使命,打造出一条真正的文化旅游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真正传承并发扬陈亮的文化和精神,让陈亮走出龙川,走出永康,甚至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现在有请评委对我们的陈亮故里小队进行打分。
5.评委亮分。
探访龙川公园
1.播放学生实地考察龙川公园的视频。
2.现场抢答
上联:论中兴上奏疏风采雄寰宇
下联:亲王霸兼义利壮神州(提示:陈亮思想的核心)
(答案:事功)
3.小组代表3分钟阐述考察感想
(1)陈亮的事功思想:倡导“王霸并举”、“义利双行”,讲求实事实功,改善民生,富国强兵,事功思想中包含着爱国斗争精神。
(2)改造龙川公园建议:①对外开放永康市陈亮文化陈列馆,像博物馆那样设有讲解员,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陈亮;②公园内可以设立大屏投影,播放陈亮的故事,可以用动画戏曲等方式演绎,可以更直观地展现陈亮故事,传播龙川精神;③园内设自动售卖机,售卖与陈亮相关的文创产品(下图为学生自己设计的以陈亮为原型的卡通人物)。
(3)考察时,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龙川公园为何以“龙川”命名,这让我们觉得很遗憾。我们应该把龙川公园打造成一个以陈亮为主题的户外博物馆,让陈亮真正成为永康人所熟知的永康骄傲!
4.教师小结:是啊,陈亮作为永康的骄傲,却有很多永康人不知陈亮、不知龙川,确实是一件憾事。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陈亮的爱国斗争精神、事功思想,让更多的永康人,更多的外地人,了解陈亮,汲取先贤的智慧。谢谢龙川小队精彩的阐述,现在有请评委对我们的龙川公园小队进行打分。
5.评委亮分。
演绎陈亮故事,传承龙川精神
1.小组展示,演绎陈亮故事
第一幕陈亮的三次牢狱之灾
陈亮一生中,曾三次遭人陷害入狱,险些丢了性命,这里借小厮之口将其牢狱之灾叙述出来。(陈亮:吕润泽小厮:王孝峰)
第二幕南北双雄:陈亮与辛弃疾
陈亮,无论是词坛,还是抗金,都跟辛弃疾有很多相似之处,后人把他们称为南宋词坛双雄,他们之间有诸多诗词应和、书信往来,这里选取了学生熟悉的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展现他们深厚的友谊以及坚定的抗金之志和壮志未酬、早生华发的无奈。(陈亮:吕润泽辛弃疾:吕暻皓)
第三幕陈朱之辩:王霸义利之辩
陈亮,曾经与儒学集大成者朱熹进行了长达十年之久的辩论,朱熹认为应该像三代君主那样施行“王道”(以道德为本的仁政),而陈亮更加注重实际,注重历史发展规律,他认为“霸道”(凭借实力的强权政治),不过是“王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演变而已,因此王道与霸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陈亮:吕润泽朱熹:郑迪徽叶适:胡子睿)
(教案最后附学生自创剧本)
2.小组代表3分钟阐述考察感想:
(1)陈亮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2)学习陈亮的爱国斗争精神。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而陈亮是积极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他认为“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但多次上书均未被采纳,后来回到家乡讲学,惠及家乡的学子。51岁考中状元,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52岁时溘然长逝,一生壮志未酬。
(3)英雄之路:朱熹走的是“内圣”到“外王”的醇儒之路,而陈亮走的是一条“英雄”之路。
3.教师小结:汲取先贤智慧,传承陈亮的爱国事功精神。其实,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好脚下的,做好我们的分内之事,也是一种爱国。就像这一次疫情期间,我们虽然没有像医疗工作者在一线抢救病患,但我们乖乖在家,不出门、不聚众,在家认真上网课、学习,这何尝不是一种爱国?复工复产之后,我们永康人也要发扬陈亮的事功精神,从实际出发,努力恢复永康的经济。这是先贤的智慧,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现在有请评委对我们的知识就是力量小队进行打分。
4.评委亮分。
颁奖
评委统计分数,评出本次大赛的相关奖项:
最佳团队奖;最佳演绎奖;最佳解说奖;最具人气奖;最佳创意奖。
结语
习主席说: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作为永康人,我们应该把永康的骄傲——陈亮的故事讲好,传承龙川精神,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我们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他的事功学说和我们的五金文化、工匠精神结合起来,将他的“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和我们建设两美永康的壮志豪情结合起来。相信陈亮能够给予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相信永康会变得越来越好!
探访陈亮足迹,汲取先贤智慧;打造文化路线,传承龙川精神。我宣布,本次“陈亮杯”风采大赛圆满结束,感谢各位的参与,再见。
向上滑动阅览
附:学生自创剧本
第一幕陈亮的三次牢狱之灾
陈亮:吕润泽小厮:王孝峰
陈亮在饮酒,小厮出场
小厮:哎呀,老爷,您怎么又在喝酒了?
陈亮:我喝酒怎么了?
小厮:夫人说您一喝酒就要坐牢。上次您受邀去参加宴会,因为喜欢吃辣,跟主人要了一包胡椒粉,后来跟您同桌的卢士子暴毙,被他家人诬陷说是喝了您的毒酒才身亡的。
陈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小厮:还有上上次,小厮小吴杀了侮辱我们老太爷的人,明明是小吴自己喝醉酒做的事情,他们非说是您指使的,您又进去了。
陈亮:这跟喝酒什么关系啊?
小厮:小吴喝酒了啊。还有上上次,您和几位朋友在寺庙里喝酒,您那个朋友谁来着,酒后自封皇帝,还封您为宰相,后来被人告发,被刑部尚书何澹投入大狱。
陈亮:那是碰到小人了,再说何澹小儿记恨我久矣。
小厮:反正都是喝酒惹的祸,夫人让我看着你呢。
陈亮:酒都不让喝,酒都不让喝,(情绪激动)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意思!今天谁也不能拦着我喝酒!
小厮:那我就去报告夫人,我看到夫人昨天刚买了一块搓衣板呢!(边跑边说,退下)
陈亮: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第二幕南北双雄:陈亮与辛弃疾
陈亮:吕润泽辛弃疾:吕暻皓
陈亮:哎,酒都不让喝,还好有稼轩的信,我看看他写了啥。
辛弃疾出场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陈亮:哎,可怜白发生,可怜白发生!北伐未起,中原未定,我们怎么就老了呢?不,不,我们不能服输!
第三幕陈亮与朱熹辩论
陈亮:吕润泽朱熹:郑迪徽叶适:胡子睿(陈亮好友)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王道:以道德为本的仁政霸道:凭借实力的强权政治)
朱熹:老兄高明刚决,不要再顽固了,你的牢狱之灾都是因为你倡导“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这是异端学说。
陈亮:晦翁此言差矣,这是你认为,不是我认为。
朱熹:我承认,汉祖、唐宗都是千古帝王,但是他们行为的动机都是出自人欲,而非天理,这是霸道。尧、舜、禹三代君主行仁义之政,才是王道。
陈亮:不不不。霸道只是一种手段,追求王道才是目的。汉唐之治虽然不能说像三代时期王道纯粹,但是其本质上也还是王道,王道与霸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霸道辅佐王道,而不是王霸并用。这是您对我的误解。
朱熹:实在不敢苟同。道在物先,理在事先。道是客观存在的,是离开人而存在的,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始终存在,汉唐君王追求人欲,有什么王道可言呢?所以,我们要存天理,灭人欲。
陈亮:不不不,道在物中,理在事中。道的存在是离不开人。如果人不能立足于事物,那么事物中的道又如何运行呢?冥冥天地之间,哪一样事物没有道的依附?红日当空,处处光明。那些闭眼的人啊,只要睁开他们的双眼就可以了。难道世上都是盲人,我们就不可以一起享受这种光明了吗?我们要敢于去“争道”,在实际生活之中去探索道。注重实际,讲求功利有什么不对,积极进取有什么不对?我鼓励人们要有功利心,但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国家大义、名族大义。“王霸义利”是统一的,功利心与爱国心也是统一的。
叶适:我同意同甫兄的见解,我们不能空谈心性、道义,而应该主张经世致用。儒家之道在经典中并没有离开过实用,“六艺”就是古时儒家道统的实际内容。
朱熹:你们二比一,我说不过你们。但我坚持我的观点,你们都是异端学说,哼!
施晓玲,浙江省永康中学初中语文教师,省级胡德方名师工作室成员。先后获得金华市、永康市教学比赛一等奖;多篇论文获永康市一等奖;曾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信息时代的精准教学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执教《昆明的雨》并获得好评。多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在永康市青年教师队伍中有较好的声誉。
往期·推荐
走进各拉丹冬,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
理清说明顺序,玩转校园之旅
“闲笔”背后有乾坤(二)
“闲笔”背后有乾坤(一)
妙谈语文
文稿:施晓玲
编辑:郑晓奕
审核:课例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