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永康市党政企考察团来到此行的第二站,诸暨市店口镇。店口镇是我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全镇各类工商登记经营实体家中,就有中国强企业2家、上市公司8家、规模以上企业家。坐拥“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称号的店口,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亿元。据说,让店口起家的是一则“办小五金本少利大能挣钱”的信息。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摆脱贫困,店口人进行了一场工业试验,将有色金属加工普及到了几乎全镇每个村庄。从铜螺丝开始做起,铜加工成了店口农民企业家们起步的主营业务,到如今还是该镇的支柱产业。从家庭作坊到集体经济,从民营企业到股份制改造,从原始资本到进入资本市场,几十年间,这个没有铜资源的小镇,矗立起了海亮、盾安等等一批让“浙江制造”傲立潮头的产业集群——店口有21家企业先后独立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个。转型、调整、创新、升级,支撑这个工业小镇崛起的,正是绿色智造,靠的就是打磨产品质量和持续技术创新。从最初的弹簧,到空调截止阀,进而延伸到空调器制冷配件及电制冷式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等产品,盾安的发展线条看起来并无特殊之处,但他有个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用了10年时间,他甚至会花两年时间去研究调试一台国外进口的设备。近5年,盾安累计投入53.8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取得专利授权件,7只产品属于国际首创,10只产品属国内首台套,项产品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和盾安一样,海亮集团就是店口的又一张名片。在坚守主业的同时,海亮也注重融合创新,启动多元化布局,向环保节能等领域拓展,高能耗高污染的低端产业在1亿元的年产值中近乎绝迹。寻迹盾安、海亮的成长,不仅仅是把零配件做到极致,坚守实业,在同质竞争中以自身核心竞争力显现不同优势实现错位发展,还有以民生反哺家乡也是浓重的一笔。盾安弘毅小学以及弘毅教育基金,还有海亮幸福院、污水处理厂、医院等一大批公共设施,都出自于企业之手。以产业兴城的同时,店口以民资造城,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近5年,累计吸引超30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公共设施和大型商贸设施,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此行看的都是制造企业,产业相当,资本市场和创新驱动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展现的作用和魅力,让永康的企业家们看得很是入迷。在盾安集团绿色科技展厅里,一台手动弹簧机引起了不少企业家们的注意:“当初我做铜加工,用的也是这个机器。”在海亮集团,企业展示厅讲解员也多次重复说,“有色金属制造是我们的主业,无论产业多元化布局到何种程度、其他领域,这都是不能丢的主业,也是必须做大做强的主业。”两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是60后,办企历程均在30年左右,也正是这些,让多名考察团成员感悟收获很大的同时,纷纷发出了压力也很大的感叹:“我们的起步差不多,但差距已然明显,不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管理和技术提升,都需要我们加倍努力。”相比他们,我们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但这犹如卡夫丁峡谷,必须越过;也如滚石上山,必须前行。“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新腾飞。”在座谈会上,市委书记金政与企业家分享了坚守实业的定力、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和智能制造等让他感触极深的诸暨印象,并以“四新”勉励企业家们要“跳出永康看永康”,要对标先进,赶超发展。金政说,永康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要实现永康新腾飞,企业及企业家都是主体。自古华山一条路。金政希望永康的企业家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站在更高位置看今后发展,认真全面分析企业乃至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积极应对、有效施策,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合理完善产业布局;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扎实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要注重培养和吸引人才,从目标制定到激励体系完善,在打造企业文化中凝聚人心和智力,实现企业发展质的飞跃。他强调,永康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环境作为推动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齐心协力共促永康新腾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yy/3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