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年到来之际
最接地气的美食文化品牌
“百县千碗·永康十大碗”名录
也正式出炉
白切鹅肥肝、永康肉麦饼、五指姜土鸡煲、烟熏永康干、酒糟舜芋、银炉永祥笋、铜罐萝卜钱、金针扣肉、农家猪三福、太平鱼头,10道脱颖而出的菜品均与市民的生活轨迹息息相关,承载着满满的乡情,体现了永康胡公文化、陈亮文化和五金文化。百县千碗·永康十大碗01白切鹅肥肝主要食材:高歌鹅肥肝烹调方式:蒸
永康民间养鹅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出版的《永康县志》记载,那时的鹅肉只用于办喜事或祭祀扫墓。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科技部把鹅肥肝的生产项目落户永康。从此,这道来自欧洲的高端美食,便接上了永康的“地气”。永康的灰鹅吃草,鹅肝格外鲜嫩,越朴素的做法,也越能显现大厨的功力。只有“蒸”,才最能体现它的原汁原味。
02永康肉麦饼主要食材:雪菜、两头乌
烹调方式:烤
肉麦饼在永康可谓是家喻户晓、最负盛名。它是用本地九头芥菜腌制的雪菜或霉干菜,加五花肉烘烤而成的一种馅饼,又名“状元饼”。永康人向来有制作肉麦饼作为佐餐的传统。旅外人士回故里,家乡的亲人也喜欢烤上几个肉麦饼供他们品尝。
03五指姜土鸡煲主要食材:五指岩生姜、历山土鸡
烹调方式:炖
五指岩生姜栽培在海拔余米的中山五指岩山上,云雾缭绕,土壤肥沃,素有“人间仙草”之誉。相传白娘子因端午节吓死许仙,去昆仑山盗仙草。盗得仙草后,鹤鹿两童子紧追不舍,白娘子撞上了五指岩,而仙草在慌乱中被抛撒在山坡上。醒来时,遍地长满仙草,白娘子挖了其中一株赶回临安,救活了许仙。
这仙草正是健脾开胃的五指姜。将其与土鸡同炖,不仅口感鲜甜,而且有暖胃功效。
04烟熏永康干主要食材:烟熏豆腐干
烹调方式:白灼
相传,三国东吴吴国太带病来乌伤县上浦乡进香,喜食这里的盐卤豆腐。一次进香时,不慎将一块豆腐落入香炉,掰开看外焦里嫩,便禁不住尝了一口,味道异常鲜美。吴国太不仅“创造”了“永康县”,还留下了独特的“烟熏豆腐干”。一块地道的烟熏豆腐干,必须采用山栀粉染色和松树木屑熏烤等工艺,才能达到表皮光亮、手感光滑、口感紧致的味道。
05酒糟舜芋主要食材:舜芋
烹调方式:炖
相传舜曾在历山躬耕,在日积月累的耕作中,舜逐渐摸索到一种可食用且味美的植物(后俗称毛芋),在当地广泛传开。
如今,经过几千年种植舜芋历史和发展,历山脚下的前仓镇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舜芋之乡。永康舜芋个大皮薄,芽红肉白,肉质粉糯,加入酒糟翻炒,舜芋的口感更为独特,日渐成为一道永康人民的特色家常菜。
06银炉永祥笋主要食材:永祥笋、三层肉丝
烹调方式:炒
永祥竹笋远近闻名,素有三绝:嫩如萝卜、入口无渣、味道鲜甜。能产出这么好的竹笋,与当地的特殊土质有关。
永祥地处山区,满山尽是黄金泥地里长出的竹林,在黄金泥滋养下孕育而生的竹笋,更是分外甜脆。每年初春,各家各户都盼着能尽快吃到永祥的“下山笋”。过完嘴瘾,再将多余的笋刨成丝,晒干后能储存许久。
07铜罐萝卜钱主要食材:萝卜钱、火腿
烹调方式:炖
永康人把萝卜刨成铜钱厚的薄片,晒干后再收起来。萝卜钱薄如钱唇,贮藏期长,不易变质,是以前常年奔走四方的五金工匠们外出必带之物,也寄托了以“钱”换钱的一种期冀。
地道的做法通常是萝卜钱佐以火腿腊肉一同放进锅里,用慢火炖烂,汤底浓郁,回味甘甜。这道不起眼的家常土菜,代表着“五金工匠走四方,县县府府不离康”的历史印记。
08金针扣肉主要食材:两头乌猪肉、干金针
烹调方式:蒸
民间把金针花称为“母亲花”。在永康,出嫁的女儿大年初二要回娘家拜年,麦饼肉是必不可少的礼品。即把1千克腰条肉切成8块,煮八分熟后加金针再煮,金针垫底,大块肉像宝塔一样垒在碗里,上面再放两叠小麦饼。
炖得酥而不烂的腰条肉,加上已是浸透膏油的金针,卷着小麦饼吃,在过去物资困乏的年代,是最好的孝敬了。
09农家猪三福主要食材:两头乌猪肚、猪肠、猪血、豆腐
烹调方式:烩
永康农村有个好客的传统。不论谁家办喜事杀了猪,都要把猪内脏煮熟切碎后分给左邻右舍,准确说来是分“猪三腑”。但因乡人的大方让众人共享了口福,于是又美其名曰:“猪三福”。一碗简简单单的猪三福,却增进了邻里间的和睦。
10太平鱼头主要食材:太平胖头鱼
烹调方式:烧
太平水库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那儿的水库胖头鱼名声在外,常年供不应求。胖头鱼口感肥美,是因为它们吃的不是饲料,而是松花粉。据说有位爱下厨的村民,把别人丢弃的鱼头拿去熬汤,结果发现汤汁醇厚。后来,她试着把鱼头装入砂锅器皿,用火慢煨,果然其味更浓。从此,这道意为富足有余的佳肴名传各地,人人都说:“想吃鱼,去太平。”
在尘埃落定之前,角逐可谓激烈。据悉,此次评选共分为四轮。先是集思广益推荐出30道永康名菜,再从中精挑细选出20道意义特别的典型菜品,分别在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