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方言也不一样,发生纠纷后沟通起来特别困难,但是一听到乡音,立马就有了亲切感,遇到事情都好商量许多。有时候我们自己文化水平不够,有个懂理懂法的老乡中间调和,也能帮着解决不少困难呢!”
10月1日晚,在永康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刚签好调解协议的贵州人李先生说出了心里话。李先生的感受亦非个例。
西城派出所领导协调联合调解室组建等工作
“西城辖区城乡结合部多、企业多、行业体系多、流动人口多,由此引发各类因利益诉求产生的矛盾纠纷占了总警情的一半。”
西城派出所所长颜宏斌介绍道:“我们根据西城辖区的实际情况,由所领导班子带队,经过走访调研、党建对接,决定将云南镇雄驻浙党工委组建到‘西红卫士’群防队伍中,命名为‘西城云警支队’,并成立‘娘家人调解室’,针对不同矛盾群体,协助派出所及时介入调处,有效避免矛盾恶化升级。”
“听民意、近民心、解心结、化矛盾”,永康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把化解矛盾、帮民解困、为民解忧作为重要抓点,不断创新警务机制,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力争矛盾纠纷案无积卷、事不过夜。
老乡帮开导“拳头”变“握手”
“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你心里压根没我……”10月2日下午,租住在楼塘村的苏阿姨听到同幢楼房的侄女小刘和男朋友小姜在吵架,起初以为是两个人小打小闹,随即听到摔东西的声音,苏阿姨感觉事态严重,赶紧过去敲门劝架并报了求助警察。
娘家人调解室现场调解中
西城派出所值班民警到场后,经了解得知,小姜和小刘都是云南人,在永康工作时认识,已交往数月,最近因为感情原因经常闹矛盾,已由口角纠纷升级为互相扭打。考虑到两人都是云南人,为了更好更快的将矛盾化解,值班民警立即联系了“娘家人调解室”工作人员到场协助。了解事情经过后,两名工作人员用家乡话、老乡情分别对双方进行开导,从“法、理、情”等方面多角度和双方分析解释,提醒两人感情虽然从亲密到疏离,但也不能因此产生怨恨变成仇人。后经过工作人员及民警一个多小时协调,双方都解心结、释疑惑,心平气和达成了赔偿调解协议,并表示今后分开也不会再干扰对方生活。
便民服务中心帮助解决维权、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矛盾纠纷的产生,很多都是因为琐事口角,继而发生打架斗殴,觉得受气要讨个公道。调解时,用家乡话掏心掏肺和当事人分析法律责任和利害关系,让当事人感受到“娘家人”立场,无形中会拉近距离,提升亲近度、可信度。同时也能拓宽警民沟通渠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参与调解过多起纠纷的专职调解员常桢分析了要点。常桢也是镇雄人,在永康已一年多,就职于城西工业区一家企业。他说,自从在这个便民服务中心做志愿者后,接触了很多咨询工伤、工资等问题,他就更加愿意在这个平台为大家服务,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别人,这种正能量一定要发扬。
矛盾不上交“乡音”凝“合力”
“西城云警支队”目前编内人员有共名,骨干成员80名,由云南镇雄县驻浙党工委下属的书记、副书记、主任、站长、宣传委员等党员、团员、志愿者兼任组成,并由西城派出所党支部组织委员柳建品兼任副书记。这批新永康人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工作,平时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在全市开展普法宣传、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很多云贵籍老乡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