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救救我的孩子!”
近日,伴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惊慌的呼救声,一对家长抱着2岁的孩子冲进了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急诊室。
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患儿瞳孔散大,脸色青灰,呼吸心跳消失,立即启动急救预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道、机械通气……。追问病史,患儿在送诊前15分钟有喂食果冻,之后患儿出现意识丧失、脸色发绀,医师判断患儿喂食果冻前状态良好,突发意外考虑是果冻误吸引起窒息。
经过大家全力以赴抢救,患儿恢复了心跳,但无自主呼吸及神志的改善,患儿脑缺氧时间过久,家属放弃抢救治疗后死亡。
(网络配图)
活泼可爱的小生命转瞬消逝,悲剧的发生令人扼腕痛惜,罪魁祸首竟然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一枚小小的果冻。
(网络配图)
在类似让人心痛的很多案例中,导致孩子气管异物的最多的是果冻、粥,还有小花生、糖果、水果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名。异物吸入是患儿常见的意外之一,重的像本例一样直接死亡,轻的导致支气管异物,患儿气管异物表现有长期慢性咳嗽、反复肺炎等情况。
妇保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胡忠说:“被异物噎住是相当危险的,这种儿童意外伤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家长一定要重视。如果发现孩子被异物噎住了,家长的及时正确救治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前面3-5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段,拥有急救意识与学会急救措施能挽救许多意外窒息的儿童,平时多学一些急救措施非常有意义,但一旦自己急救无效要马上送医。之前小孩子异物呛进肺里面来我院就诊的也不少,在我院儿科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术以来,取异物就有8例,取出来的东西有花生、瓜子壳,甚至是笔帽。”
延伸知识一、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异物可存留在喉咽腔、喉腔、气管和支气管内,引起声嘶、呼吸困难等,右支气管较粗短长,故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75%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为了避免支气管异物的发生,预防是关键:
1.首先应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当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2.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
3.如咽部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块食物的方法将异物压下去,应设法诱其吐出。
4.3岁以下小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凝胶类食品,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小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果冻一类食物给小儿。
二、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
拍背法---让小儿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小儿咯出异物。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迫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鼓励孩子咳嗽。上述方法未奏效时,医院。
来源:健康永康
领导说了!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