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犯困,是怎么回事?
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1.胆囊收缩激素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中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一般在饭后两个小时之内会明显升高,等到两个小时之后,这种收缩素分泌量就会减少;而相对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另外,一般脂肪含量越高,胆囊素水平会更高,睡意会更浓。2.食欲素
食欲素含量降低人体就容易犯困、不想动弹,食欲素含量较高,人体也会较清醒且活跃。因此,特别是进食淀粉类较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相对升得更快,也更容易犯困。3.胰岛素
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促进蛋白质合成,人体中所含的色氨酸会增多,在脑内先形成5-羟色胺,可进一步形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如何缓解食困?
1控制“量”每顿吃“七分饱”;以粗粮、豆类、薯类代替精白细软食物,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3-左右。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2中午小憩吃完午饭后,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还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分泌,提高下午工作效率。3头部按摩用十指做梳头动作,持续3-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松弛头部神经的紧张状态,减轻疲劳。常犯困,也可能是这些病悄悄来了
01血脂升高高血脂的人,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高血脂会在体内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02鼻炎由于鼻子内部有炎症,导致呼吸受阻,从而引发大脑供氧不畅,导致犯困,甚至出现全身乏力、头疼。03心脏疾病如果血液供应不足,就会导致大脑缺氧,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活跃性降低,具体的表现就是睡不醒。经常出现犯困症状,说明心脏收缩功能可能出了问题,要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04中风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05餐后低血压餐后低血压是老年人特有的一种疾病,并伴有一些头晕、虚弱、嗜睡的表现。大多数老年人一旦出现低血压持续时间长,恢复慢,导致心脏和大脑缺氧缺血严重等情况,医院寻求更专业的医疗建议。06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萎缩、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会有犯困的表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