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方仙女
14
星期五
年2月
从报名的那一刻开始
我就想过所有的可能
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时间很快,医院重症监护室已半月余,这里的病人病情危重,大多要使用呼吸机、ECMO、CRRT……我们的医护人员来自各地的重症监护室,作为重症护理人,总是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每位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疫情前线,医院重得多,但大家都坚持着。
其实到了武汉以后,我们重症也收治过好几个医护人员。看着这些躺在病床上的同行,我们内心百味杂陈。当时什么都不敢跟朋友和家人讲,害怕他们担心。
“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例,其中有6人不幸死亡!医务人员确诊病例中湖北有例,占全国医务人员确诊病例的87.5%,其中武汉市占例。”看到这组数字,也许家人和同事会更担心我的处境了。确实,在这场战役中,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危险的群体。但从报名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想过所有的可能,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但其实,好消息也不少。医院的袁海涛医生经过治疗已顺利出院,他的笑容健康而爽朗,令人精神振奋。他感染冠状病毒的消息曾令我们重一的胡明主任泣不成声,网上称他为“被哭泣的医生”。
如今,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每一位中国人都在努力为抗击这场疫情做着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国家更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这些无不鼓舞着武汉人的信心。希望疫情之后每一个人都学会感恩,学会珍惜,更加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15
星期六
年2月
接触到的重症病人们
他们的坚强乐观感染着我
让我更有勇气抗疫到底
我所护理的患者几乎都上了纯氧,这意味着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尽管我平时就在ICU,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批的危重患者。这使得我内心一度非常沉重。但接触到的这些重症病人却也以他们的坚强与乐观感染我、激励我,让我更有勇气抗疫到底。
6床的患者是位老阿公,这是一个病情不断加重却又非常坚强的患者。
记得我刚来的时候,他几乎一天到晚手里都握着手机,经常跟家人视频聊天,心态很乐观。但由于年龄大,加之心脏也不好(装过两个支架),阿公的病情不断地加重。现在他儿子已经把手机带回去了。
对他我能做的其实也不多,除了常规的治疗外,重在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由于使用无创机器,阿公经常要喝水。每次喂他喝水的时候,我都能看见他那费力睁开的眼里流露出的歉意与感激。尽管病情已如此之重,每次他总不忘跟我说一声“谢谢”。虽然身处层层包裹中听不到他那微弱的声音,但他的那份真诚与坚持令我泫然欲泣。
衷心希望阿公和科室里每一个病人都能早日好转,转去普通病房,早日顺利通过病毒的考验,回家与亲人团聚。
对了,今天武汉下雪了!银装素裹的武汉,纯洁而宁静。这样美的武汉,请一定早日好起来。我们一起加油!冬已深,春定不远!
02
楼群儿
12
星期三
年2月
凌晨4:40
我泡了一碗方便面
这简直是人间美味
2月11日,是我们第一天进行6小时制上班。今天我们小组上的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3点的班。
19:30,我洗漱好,戴上口罩、帽子,医院。但转念一想,又赶紧折回来吃了几块饼干,因为我怕自己后半夜饿。
乘电梯到一楼,我换好外出服。外出服是队里统一发的黑色羽绒服。和另外2位组员汇合后,医院。
20:10,我们从医院8楼的清洁换洗区,换下自己的衣服,穿上上班的内层衣服。然后,我们又坐电梯到我们的14楼6病区。别看只是乘个电梯,按完按钮,我们都要进行手消毒。
20:15,我们穿上工作服,换上工作鞋后,准备开始穿防护服。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必须先洗手,准备护目镜。先给护目镜涂上洗手液,再擦干,这样可以防雾。第一天上班时候,我们都没做这一步,真的吃了大亏,护目镜起雾,又不能用手去擦。
20:45,防护服穿好,我们先来到缓冲间,备足物品,再进病房进行交班。我们到病房了解病人整体情况,梳理好班内要做的治疗。
随后,我们开始进行走廊地面的消毒,各物体表面的擦拭消毒。一轮下来,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感到胸闷,赶紧坐下,深呼吸,安静休息了10多分钟,终于好点。期间病人有需要喂开水、喂药的、大小便的,这些都是小事。还有一些病情有变化的,比如胸闷、血压高、血糖高、血氧饱和度低等,需要我们处理。凌晨2:00,病人已经基本安然入睡。我们一空下来,各种感觉就开始袭来,饥饿、寒冷、脸部压伤的疼痛、疲劳等。但我们必须坚持着。
3:00,下一班的同事来接班了。交完班,我们有序地开始消毒,按步骤开始脱防护物品。最后,只剩一层打底衫,好冷,赶紧到8楼,立即进行冲洗,换回自己的衣物。
穿上外套,带上口罩,穿上黑色外出服后,我们仨又如黑色神秘人一样打道回府。
回到酒店,已是4:10。我又饿又困,只想立刻倒头就睡。可是,我必须得先洗澡、洗头,衣服浸泡消毒等。一轮下来,4:40,我泡了一碗方便面,那真是香呀,简直人间美味!
吃完泡面,满足!肚子饱饱的我终于可以躺下,床也特别特别的舒服。不过我还不能睡。睡前还有任务,作为组长,我得反馈班里的问题以及上一班存在的问题。做好反馈后,我终于可以安然入睡。
这一班下来,还行。6小时,我也能坚持。加油!03
涂汉明
16
星期日
年2月
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疫情早点褪去
今天是我们到武汉的第三天。虽然经历过“非典”,但这次武汉新冠肺炎,与以往不一样,我亲历最核心战场,直面患者,感触颇多。
2月15日,我所在的浙江省第四批医疗队正式整医院肿瘤中心病区,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我所在的病区是七病区。科室现在暂有医生24人,分为3大组,每组8人,每大组交替上班8小时。大组里又划分成2个小组,8小时上班时间也被划分成病房工作时间和待命时间。也就是说,每个小组4小时在病房工作,4医院里待命。
昨天下午3点,病区正式开科。患者不停地被送进来,到了5点半,我们科室就收治了38人,而晚上6点半,已是52人。当天,我收治了4例患者。书写病历、诊疗病人、熟悉环境……一直到忙碌到晚上12点多,我和队友们才回酒店休息。有点辛苦,但很值得。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早日康复,疫情早点褪去。
04
胡玉婵
15
星期六
年2月
感觉自己把几年的体力活
都给干完了
今天是我们到武汉的第二天。来到武汉后,我先被队里分到了物资组。这就意味着,我前面2天将在酒店整理物资,可以比同行的伙伴们晚2天去病区。我正好可以利用这2天时间中空余的时间,多练习练习穿脱防护服。
原以为物资组是很轻松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今天我从早上8点开始,整理、搬运、清点物资,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结束。感觉自己把几年的体力活都给干完了。但是比起已经上前线的队友,我们已经轻松很多了。但我还是希望自己可以早日奔赴前线,为防控疫情做更大的贡献。
05
黄自安
14
星期五
年2月
从报名那一刻到离别永康
仅仅只有7小时
大家却给我准备5大箱物资用品
今天是我们到武汉的第一天。今天的状态可以用二个字形容,忙碌。我们随省第四批医疗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武汉,现在已成功入住酒店。
刚入住,我们就对所在房间进行全面消毒。医院外派支援人员里年纪最小的。涂主任和玉婵姐都很照顾我。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帮上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医院院感模式,对大家的房间进行分区,并粘贴了一些注意事项。希望以此来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
由于时间准备匆忙,玉婵姐的头发一直没有时间打理。刚入住酒店,她就托我给她理了发。剪得不好,有些狗啃。但是玉婵姐十分无所谓。
晚上整理行李的时候,一边收拾,一边感动。从报名那一刻到离别永康,仅仅只有7小时。大家却给我准备5大箱物资用品!满满的感动。今天的晚饭,我的加菜是标准永康味道的梅干菜肉。医院同事知道我爱吃肉,在我出发前特地赶去买了肉,精心烧制了梅干菜肉,塞进了我的行李箱。背后还有这样一群“家人”支持着,虽然远在武汉,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加油!去战斗吧!来源:医院,健康永康
征途在前,我们整装待发!永康市三院组建援鄂医疗预备队武汉加油众志成城齐心抗疫ZHONGZHICHENGCHENGTIANYOUWUHAN“我!”“我报名”!“我报名,感控和心理危机干预我都行……”2月16日上午,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