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年味品民俗
——永康市人民小学教育集团寒假实践活动集锦
什么是年味?
年味是一对红红的对联,
年味是一桌热腾腾的团圆饭,
年味是一盏盏喜庆的红灯笼,
年味是一样样精心制作的年货……
年味,
就在我们身边。
年味,是年前年后最被人挂嘴边的词语。而今的年关,虽然没了炮竹声声和烟花漫天,但一些传统习俗与吃食仍然保留着。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充实、健康、快乐、祥和的假期,人民小学教育集团积极开展“寻年味”系列活动。各班积极响应号召,寒假实践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年味
五(6)班的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一起到石柱厚仁村寻找年味,感受年味。同学们体验了结馓花,观看了做年糕,还品尝到了热气腾腾的美食。
五(7)班进行了“弘扬传统文化,年糕厂寻年味”的实践活动。除了品尝到年糕这软糯醇香的传统美味,同学们对于它繁琐、讲究的制作过程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味
六(5)班,三十多位孩子,走上街头,拐进小巷,去四路金记农家糖的工作间观赏了整个切糖制作过程。同学们感慨炒糖的细致,切糖的娴熟,并进行了切身体验。尝着自己做的切糖,大家别提多高兴啦!切糖中的年味,芳香四溢,这是孩子们童年永久的记忆!
在四(5)班的同学们心中,年味不仅藏在甜蜜的切糖中,更藏一根根细长的土索面中,藏在一个个精心制作的肉丸子和响铃中。农家糖、土面、肉丸、响铃,……这是许多人记忆中最美的年味。而对于四(2)班四(8)班的同学们而来说,麻糍、粽子、豆腐、饺子等各类年货里弥漫着的浓浓年味才是最难忘的,这年味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融化在每个人的心田。
味
民俗
一、谢年
谢年,是永康本土文化的缩影,祭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礼仪,是老百姓对天地抚育万物的感恩。祭天,祭地,祭祖宗,祈愿吉祥。12月28日,五(8)班的孩子们欢聚一堂,共同体验了中国传统习俗——“谢年”。
新
年
快
乐
所有人戴上红色围巾,齐刷刷地站在大桌子后面。开始焚香,然后虔诚地参拜,祈祷,拜谢天地。大家一起烧谢年经和金银元宝。熊熊燃烧的火焰象征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二、巧制灯笼
自古以来,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其红红火火的颜色更是象征着幸福、光明,圆圆的形状意味着圆满、富贵。灯笼的制作与传承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
1月26日,六(6)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专业的灯笼制作工坊,切身体验了一把当“民间手工艺人”的趣味。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红灯笼,更有闹元宵必备的龙灯。已经制作好的龙头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龙
腾
虎
跃
俗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五(2)班的同学们齐聚永康市博物馆,积极交流,观赏了制作精美的灯笼,并亲身实践。现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花灯,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六(4)班的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去我市烈桥一家家族企业参观了花灯的制作。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见闻,更激发了同学们对花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心,传承之意。
红
红
火
火
俗
精致
三、剪纸
剪纸,这项藏在剪刀里的艺术,融合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新年来临之际,五(5)班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寻找年味,巧手剪纸”实践活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
传
统
剪
纸
俗
红火
新春
四、寻味
1月25日上午,五(10)班的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五金城广场,参加“寻年味”的寒假实践活动。经过前期精心的策划,现场活动分为写春联、画年画、剪窗花和做鞭炮四块内容同时有序而又热闹地进行。每个小组的同学们手里红彤彤的,脸上喜洋洋的,诉说着自己对新年的期盼和希望,更传承着浓浓的“中国年”的文化。
送春联
贺新年
输
此次的“寻年味”寒假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年味背后的传统文化,深入认识了传统佳节,好好体味了一把“年味”。相信自此之后,同学们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将会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文:徐菊蓉卢丽雯胡霏萍
编:姚菁菁施珉璐
审:陈伶俐
三人同行,人人皆行!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