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侧耳永康的年味之结馓

永康的年味之结馓

作者:应秋雯

朗诵:大成

年味是永远的乡愁,剪不断、理还乱。结馓是乡愁里的那根心弦,轻轻一拨就成了一首思乡的歌。

小时候放寒假都要回奶奶家,那时总是能看到村子里的婆婆、婶婶们系着围裙、戴着袖套、拢着齐整的头发在灶头边忙碌着,为过年做精心的准备。而结馓是印像最深的,也是大人能让孩子参与最多的一个项目,所以我也自诩自己是会结馓的。馓应该算是我们永康的特色小吃,其他地方也有叫馓的,但是它们都是一卷一卷的,没有像我们一样做成一朵朵小花的模样。以前物质匮乏,平常日子不会做主食以外的零食。馓也都是在过年时才结,过年要走亲访友,当时馓和自家切的糖是招待客人的必备点心,家家户户少不了要用上它们。因此结馓和切糖就变成了一件大事情。通常我们家会和几家村子里的自家亲戚一起结馓,奶奶是我们家的当家人,当奶奶开始准备食材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那种激动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了。灶台边摆上几个大大的叫“笞匾”的东西,四周放上四五条长凳子,让做馓的人可以围着坐。做馓很讲究。糯米粉调的比例要刚刚好,做出来的馓才酥脆可口。这个技术活基本都是有经验的长辈亲自操持,首选将糯米粉慢慢加水搓开,全部粉都湿,不能成团,然后放入大锅中蒸,那时灶头的火必须烧的旺旺的,我很喜欢钻到灶火旁,那里非常暖和,还可以烤豆子吃,对于年的记忆很多是从灶头开始的。把糯米粉蒸熟,拿出来放在一块很大的案板上用力揉成团,用一根长长的擀面杖擀成厚薄均匀的饼状,最后切成一块块像馄饨皮大小的方块,到这一步都是那些有经验的婆婆婶婶们做的。接下去的活我们就可以插上手干活了,将些切好的小方块对角折叠,两边各剪两刀,留着中间轻轻的粘一下做花蕊,第一刀中间剪断交叉连接做出花瓣,一朵漂亮有层次的的馓就结好了,讲究点的还可以在上面点上一点红色的洋红以做点缀,让本来白色的小花更鲜艳夺目,老一代人用这一点点装饰来预祝来年的生活更加红红火火,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希望。剪花和结花通常是大家分工合作。有些人专门负责剪花,一些人专门负责结花,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边聊一些家长里短,一边干活,浓浓的生活气息从热气腾腾的灶台上,从翻飞的剪子上,从一双双布满茧子的手上活色生香。大家说着,笑着,开心着的样子到现在还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每每想起总是莫名的感动。通常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结出几家人过年用的馓,一朵朵,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那几个大大的“笞匾”上煞是好看。结完馓就等晒了,那几天总盼望着天天能出大太阳,等它们快快晒干就可以炸着吃。炸馓其实也是技术活,从前一直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今年同事给了我一袋他们家做的馓让我自己带回家炸,起锅准备烧油时傻了,小时候只是坐在奶奶旁边看奶奶生火炉,架锅,倒油,把馓放进油里过一会馓就胖了、发了、颜色变黄了随即捞出控油,等油温凉透就可以吃喽,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的嘎嘣响好吃极了。现在轮到我自己炸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打电话求教,最后还是直接拿到同事妈妈那里,让她老人家帮我炸,甚是惭愧,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凝聚着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今物质丰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所有的物品都能从商场,网上卖得,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馓也已经逐渐退出了年货的历史舞台,像小时候那样一大家子围坐一起制作年货的日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结馓也就成了一种乡愁,挥之不去,深深的埋在心底。

END

作者简介

应秋雯

医务工作者,喜欢旅游,热爱大自然的美景。

朗诵者简介

大成

喜欢朗诵,喜欢将文字的美好和力量化成有温度、有情感的声音,分享给喜欢朗读的朋友

?《侧耳》系列之

《和大成一起读书》

第48篇------总第89期

你有想倾听的心声吗?

你有想倾述的话语吗?

你有想表达的情怀吗?

欢迎各位亲们留言,

小编将精心挑选,

为你奉上心灵盛宴!

往期推荐

第11期等一个人陪我留在永康第22期愿我们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第25期我在永康,等一场雪落,念一个人安第39期口罩第42期推新!!!和大成一起,看那雨滴中闪现的世界第46期凯旋的英雄们,请接受一座城市的敬礼第49期一起来塘里,赏雨……

第64期你还记得唐先的小馄饨吗?

第84期通往家乡的路----舟山的乡村公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xw/2716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