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多倫多線上講座,邀請美國佛州光明寺永康法師,分享「禪心料理」,多倫多佛光人踴躍上線參與。人間社記者黃蘭芳攝
多倫多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多倫多協會,聯合主辦的永康法師「禪心料理」線上講座,於9月6日晚盛大展開,共有人透過Zoom、YouTube線上參與。希望從中尋得料理與禪的關係及其中奧妙。講座之初,多倫多佛光山住持覺凡法師致詞,感謝美國佛州光明寺住持永瀚法師,成就此次線上講座;讓大家透過線上直播,聆聽永康法師分享從廚房作務中領悟出來的修行歷程及感想,尤其永康法師對蔬菜、食材的慈悲和愛心,更是我們要學習的。從事典座30多年的永康法師,一開始就問大家「你喜歡做菜嗎?」,接著告訴大家,她個人並不喜歡煮菜,但是出家後,即發心選擇廚房作道場,與蔬菜對話,與鍋碗瓢盆做朋友,食材就是同參道友。
圖說:多倫多線上講座,美國佛州光明寺永康法師線上分享「禪心料理」,當地佛光人踴躍上線歡喜參與。人間社記者黃蘭芳攝
累積多年的經驗與用心觀察,永康法師說她以「平等心」看待、尊重所有食材,煮食中更體會出各種食物、蔬菜,需要不同的烹煮時間與溫度,才能煮出食物的原味;進而在料理中思考、體會「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平等,無有高下的深意。法師用「心」煮菜,將修行放在工作中;煮食時,不將煩惱、人我之間的不愉快帶進廚房,洗菜時,觀想同時洗滌心中的貪、瞋、痴;下鍋時,香氣四溢,觀想供養十方諸佛菩薩;起鍋時,觀想食物經過佛菩薩加持,眾生吃到有正能量的食物,可以有健康身體去弘揚佛法。這份心就是「禪心」,就能煮出甘露法味。對於坊間所謂的「美食」,除了美味,卻常為了美觀,將蔬菜掐頭去尾取其中,永康法師認為這不僅不經濟實惠,更是浪費。法師更在摘撿、處理蔬菜的過程中,體會修行就是要去除不好的習氣,保留好的修行資糧;工作中時時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做好內心功課。永康法師著有《禪心料理》一書,法師說:「書的內容不在於介紹、說明煮食的方法,而是著重於料理『自心』;我可以告訴大家,如何煮出有香氣,而且冷、熱都好吃的烹飪技巧,但是很難告訴大家要把心放在哪?這需要大家去參、去揣摩。」法師最後強調,修行是自己的事,無人可以幫忙,所以要自我督促,自我鞭策,要與自己斤斤計較,今天是否比昨天進步。關於會員提問如何做到《禪心料理》書中提到的金字塔的形式準備食材?書中也沒有標註調味料比例,應如何拿捏口味?餐桌上有葷食,用餐前適合稱念〈佛光四句偈〉?服務於典座大寮或宴客,常在意客人的口味,如何做到無心無相的供養?永康法師說:《禪心料理》不是禪心食譜,主要是留下空間讓大家去發揮,希望每一個人都是手拉坯,都有自己的特色。食材做金字塔的搭配,就是要把握食材的主、副關係,讓主菜與不同食材結緣搭配,思考用煎、炒、滷、炸、涼拌等不同烹調方式,衍生出多樣的菜色。在家不要拘泥於形式,要慈悲,只要掌握心念清淨、虔誠,即能獲得佛菩薩加持。服務大眾或宴客,要有心無相,要在意於一份供養心,以平常心守身口意,即能煮出法味;如果能調製一份醬料,即能平衡及滿足眾人對鹹、淡的喜好與需求。多倫多協會何美寶會長總結時,特別感謝永康法師多次前來支援佛光素宴,法師的菜有法味、有情義,讓我們知道炒菜、吃飯都是一堂修行功課。分享會後,會員紛紛留言回饋,感恩永康法師用平實的語言,讓大家了解廚房工作也可以加入禪味,成為修行的功課。對「料理」有了新的認識,每個人都可以用自身的能量與食物互動,做出更原汁原味的美味佳餚。
原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