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在
他,自称“籍贯浙江,生长杭州,祖墓在西湖”;他,创办了中国近代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培养了诸多人才;他,七十岁时被推举为美国驻华大使,因为一篇在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课文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JohnLeightonStuart,我们更多地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司徒雷登。
年夏天,《一位特殊的杭州名人——司徒雷登在》展览在杭州开幕,展览通过60余件珍贵藏品,展示司徒雷登在年这个转折的年头所度过的三段人生经历——70岁寿辰、就任美国驻华大使和重回“第二故乡”杭州。展览通过这三段经历,分别表现了司徒雷登作为教育家、外交官和杭州市“荣誉公民”的三个方面。
年夏天,这位特殊的杭州名人走进了永康,60多件珍贵藏品在永康市博物馆和永康的观众见面。
首先,让我们用一个Vlog,去布展现场先睹为快吧!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01
寿人寿世
我的生日通常都是同我的家人和朋友们一起度过的。在燕京时,在这日子,一些关系亲密的教师总是把我带到西山我们喜爱的一座寺院里去小住三两日,或者,由于有别的活动,他们就带我去昆明湖泛舟野餐。
——司徒雷登
年6月24日,是司徒雷登的70岁寿辰。司徒雷登是在华传教士的后人,他秉承了传教士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传统。年,司徒雷登被聘请为燕京大学的校长,他把这所北方四所基督教教会学校合并后的新生大学打造成当时亚洲知名的高等学府。在燕京的岁月,他筹款修建校园,聘请知名学者,培养诸多人才,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尊敬。年是司徒雷登在抗战胜利后度过的第一个寿辰,国共两党领导人在此期间纷纷到燕大临湖轩贺寿。民国的诸多名人和燕京大学的校友也纷纷向司徒雷登致敬,感谢他为中国教育付出的孜孜努力。
司徒雷登在
司徒雷登使用过的皮箱
燕京大学是由当时北京的四所基督教教会学校基督教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大学、华北协和神学院和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组成,年,司徒雷登被聘请为这所新学校的校长,他确定校名并筹款建设今天的燕园校园。燕京大学是司徒雷登“实现了的梦想”,其教学理念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推行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和学术独立。司徒雷登亲自请来了冯友兰、吴文藻、雷洁琼、陈垣、吴雷川、周作人、郑振铎、钱穆、俞平伯、朱自清等知名学者担任教师,也培养出了如文学家谢冰心、物理学家袁家骝、外交家黄华等杰出的燕大学生。
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的学生有着融洽的关系,在校的诸多学生的“婚丧”大事都由他操持,开学典礼他会和每一个学生握手致意,在抗战期间他还积极支持学生的救亡运动。因此,燕大人公认司徒雷登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他70岁生日的时候,燕大人对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只皮箱见证了司徒雷登为燕京大学筹款奔走的过程,在皮箱上贴满了世界各地的汽车旅馆的行李标签,司徒雷登在燕大初创期间,曾经多次往返于太平洋两岸,最终争取到了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团体和个人的赞助,为燕京大学的顺利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涉入外交
我当时只是总统的大使级代表,但我向国务院提议由他出任驻华大使。我之所以那么做是由于他50多年的在华经历,他的人格和性情。有司徒在身边,我就有了50多年关于中国党派行为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不受个人主观经验影响的,不偏不倚的。在他的任期内,司徒先生的建议和引导性的帮助使我受益良多。
——马歇尔《给司徒的序言》
年7月12日,司徒雷登经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的推荐,由杜鲁门总统提名,经参议院通过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接替赫尔利。
无论是推荐人马歇尔还是美国总统杜鲁门,都认为司徒雷登在中国半个世纪的生活和工作所积累的人气和人脉能让他很好地胜任大使这个职务。因此,司徒雷登在担任大使后,也被寄予重任,他最重要的一项使命就是利用自己多年结识中国政界重要人物的关系,调停国共两党的争持,尽可能地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就在这个局势十分复杂的年头,司徒雷登这位大学教育者担负起了这样一项重任,这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司徒雷登在
马歇尔赠司徒雷登签名照片
年7月12日,司徒雷登经美国驻华特使马歇尔的推荐,由杜鲁门总统提名,经参议院通过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大使。推荐司徒雷登担任大使的马歇尔,本身也是一位“中国通”。
马歇尔早年毕业于著名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后的-年间,他在驻天津的美军第15步兵团任职,并学习中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歇尔作为盟军的重要决策者,协助罗斯福总统统筹全局,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因此成为美国陆军第一位五星上将。年12月,他又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来到中国,调停国共关系。离开中国后,他在年出任国务卿,在任上提出了美国支持西欧经济复兴的计划,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司徒雷登和马歇尔早年并没有什么交集,他第一次见到马歇尔还是在年,而且是通过蒋介石夫妇的引见。紧接着在这一年7月4日,马歇尔给司徒雷登送了一封信,要求和司徒雷登会面,在会面中,马歇尔突然提议由司徒雷登出任驻华大使,很快,这一提议就被美国参议院认可,司徒雷登接替大使,此时,距离上一任驻华大使赫尔利离任已经有半年时间。
03
重回杭州
值此时势艰难之际,杭州市长邀请我到我的出生地杭州市作了访问,那是一段饶有兴味和令人愉快的经历。我受到了官方的接待。他们按惯例设宴招待了我。更有甚者,政府、市民和教育机构,以及许多老朋友都给我以热忱的欢迎。我并不把这些看作是对我个人的恭维,而是把它们看作是对美国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情谊。我相信,这种友谊不会因中美官方关系之间有一段误解和疏远而遭到破坏。访问结束时,杭州市市长授予我以该市荣誉市民称号,使我深为感动。
——司徒雷登
年10月18日至20日,已经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应邀回杭州参访,从他抵达笕桥机场那一刻开始,他受到了杭州官方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在访问中,司徒雷登被杭州市授予“荣誉公民”的称号,这是司徒雷登一生中最后一次回到出生地杭州,成为他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司徒雷登在
杭州市荣誉公民证书和金钥匙
年10月19日17时许,在杭州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四楼会场,杭州市市长周象贤向莅会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赠送了这把杭州市金钥匙,同时,致送杭州市“荣誉公民”证书。
在西方历史上,许多城市的构筑形式是城堡,城堡的主人把钥匙交到客人手中,代表对客人的信任,渐渐演变为授予城市荣誉市民金钥匙的习俗。这把金钥匙为镀金,随着时光流逝,一小部分镀金的表面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底色,它长8厘米,厚1.5毫米。正面用中文镌刻着“杭州市钥”四个字和西湖三潭印月的图案,背面镌刻中文“杭州市荣誉公民司徒雷登先生”和“市长周象贤赠”19字,下方镌刻“民国三十五年十月十九日”11字。
与金钥匙匹配的杭州市“荣誉公民”证书纵39厘米,宽47.3厘米,纸本,隶书,装在咖啡色木盒里,外面用隶体书写“杭州市荣誉公民证”8字,证书盖有杭州市市长“周象贤印”和杭州市参议会议长“张衡”印,加盖方形“杭州市政府印”和长方形“浙江省杭州市参议会关防印”。
年12月3日由司徒雷登的私人秘书傅泾波先生的后裔在应邀来杭州司徒雷登故居参加“美国傅氏捐赠司徒雷登遗物仪式”。在仪式上,傅家姐弟当场将金钥匙和荣誉公民证书捐赠给故居保存,使这份珍贵的历史见证物在半个多世纪后重新回到它的颁发地。
现场展出的60余件藏品的背后,都还有哪些故事呢?就等待您到展览现场去了解吧!一位特殊的杭州名人司徒雷登拍了拍您,请您来永康市博物馆听听他的故事。
主办: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永康市博物馆
展览时间:年7月4日——8月16日
展览地点:永康市博物馆(永康市文博路1号)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