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城隍”,据《辞海》的解释为“护城河”,“城”原指挖土筑起的高墙,而“隍”是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时人们认为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灵护佑,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始称“城隍神”,有的地方又称城隍老爷。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因而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城隍文化。
你可知道永康这小小县城有三处城隍庙,永康城隍庙、李溪城隍庙以及谢城隍宫,城区内的永康城隍庙因失火烧毁,现仅存两处。最多时曾经供奉五位城隍。
李溪城隍庙李溪城隍庙位于石柱下里溪,每年农历九月廿三,我市唯一一个传统城隍庙会——城隍庙会开锣(下里溪原系李溪村的一部分)。李溪城隍老爷是南宋大臣、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相传陆游任永嘉通判途经李溪,观赏唐代李白到缙云探望叔父李阳冰(任缙州县令)时饮马李溪桥(即谪仙桥)的遗踪,又游访长溪古邑庙,在庙门题匾“迹著长溪”后,高兴地说:“李溪山环水绕,风景绝佳,我将栖身此地。”陆游逝世后李溪人把他奉为城隍,迄今余年,香火不绝。每年农历九月廿三陆游生日,下里溪都要举行盛大的踩街庙会,香客除永康外,还有很多临近县市的人。
谢城隍宫谢城隍宫位于下谢村,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城隍庙之所以带上“谢”字,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谢忱的先人。
谢忱字惟寿,永康下谢村人,登明永乐10年进士,初授监察御史,遇事敢于秉笔直言,不避权奸,曾九次担任州巡按,查究奸人,禁绝横暴,从来不稍加宽容,人称“谢阎王”。“谢城隍”。谢忱死后归位于谢氏宗祠,百姓为了纪念他,出资出力共同把谢氏宗祠修缮了一番,并且改称“谢城隍宫”。
永康城隍庙初建于民国时期,年重修。重修后的永康城隍庙位于胜利街新华书店旁,年却因为不慎失火烧毁。永康县城隍相传就是唐大中年间(~)任永康县令的顾德藩。
他在任十二年,政绩卓异,政治清明,雅志爱民。曾凿开方岩天门建大悲寺,在南溪修建了石龟、抚台、高堰三坝以防旱涝而保丰收,深得百姓感戴,后来便成了永康城隍。
除了以上三座城隍庙供奉的城隍,还有以下两位城隍:
章翦是闽北浦城人,曾任长溪县令,为永康章姓始祖,因有德政,后人为他建“长溪邑庙”奉祀。志书载“长溪县宋属婺州”,据说里溪曾为长溪驻地。章翦落籍里溪后,裔孙章甫、章服至章大有、章之邵,宋代就中过14名进士,而章服、章渭、章俫子孙三代均是宋代重臣,把“长溪邑庙”建于卜居地,是极有可能的。
宋代名臣应孟明。应孟明为人刚介,为官清廉,力主抗金,关心民间疾苦,死后赠为少师,葬于灵岩寺前,墓今犹存。他家与八哥畈相近,阳村又与可投应同姓,民众就奉他为城隍,以示对清官的敬爱。
各个城隍庙里还有大量的石碑、石刻、楹联等等,这些文化古迹也是永康城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讲到这里,小伙伴们是否多了对城隍庙的些许了解呢?
部分来源于项瑞英《永康城隍考略》
本期爆料获奖名单:
《小三上门逼宫遭打毁容》 请叫我小娃 ****
《自行车绿岛杀出个“车咬金”》素人农夫***获得周松通信元抵金券(无任何消费限制)
《公鸡笋》钱女士***获得奥奇食品价值90元的6寸蛋糕一个
恭喜以上人员获奖,后台跟您联系以后便可到商家领取奖品,领奖时间一周之内。
小V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