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浙江最美绿道:永康
城市生态廊道,连接低碳生活
——永康市高起点设计打造高标准绿道综合工程
永康市入城口绿道综合工程是永康市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有效提升“两路两侧”、“四边”区域绿化水平,努力打造“两美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浙江”的精神而开展的一项民生工程,气势宏伟、美观大方。该工程已构建成为永康规划新区的生态廊道,它降低了高流量道路产生的噪音及空气污染,融合了慢行系统、生态绿核、景观绿化等功能,是一条“景观、生态、人文、畅通”的绿道综合工程。
1、最——高起点设计高规格建设
永康市委、市政府对市入城口绿道综合工程高度重视,早在年就提出对入城口和溪心段进行绿道改造提升的建议,同时作为人大一号议案被提上议程。年,我市专门成立入城口和溪心路绿道综合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年11月,为了汲取入城口绿道综合工程建设的先进经验,永康市组织相关部门前往桐庐等国内绿道建设成功地区考察“取经”,并委托中国美院等6家国内顶尖规划设计单位,坚持海绵城市的“景观、生态、人文、畅通”低碳原生态理念,采用最生态环保的方案和道路景观施工工艺,招标选定最佳方案。方案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色彩丰富”的原则,高标准设计,打造成融合慢行系统、生态绿核、景观绿化等功能完善的绿道综合工程。该工程自规划设计阶段至完工创造了最快速高效、最节约省钱、最高档次材料、最廉洁实干、最为民惠民的建设记录。
2、美——览山水风光探西津古桥
入城口和溪心路绿道综合工程自五金大道金丽温高速出口至溪心路金胜路路口止,由沿五金大道和溪心路两侧呈“T型”的线路构成,两侧全长15.6公里,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总投资额3亿,绿道景观带宽度为30米—50米,局部各有拓宽,景观效果良好。漫步在蜿蜒曲折的游步道上,穿行于满目葱茏的绿林之间,仿佛置身山水画卷,令人心旷神怡。景观式建筑设计时,注重融入永康的历史、人文等元素,提升文化含量,体现地方特色和人文积淀,该工程不仅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面子工程”,更是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共享工程”,展现出观大溪塘风光、探西津古桥、游金胜山公园、享休闲生态之乐的“醉美”绿道。
3、绿——林带群落优美季相变化丰富
为了确保入城口景观达到“最绿”,建设中通过对场地内山丘、田园、湿地等元素的景观化再生,绿道、草坪、缓坡、植物群落等生态场景的二次营造,构成了一个高低错落、疏密有序、品种多样、季相变化、繁花似锦的自然植物生态体系。工程坚持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色彩丰富”的原则,选用与沿线自然环境,气候相适应的植物、乔灌花草合理配植,采用复合层次的绿化,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积系数。采用常绿、落叶、色叶、香花乔木搭配,景观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色彩上强调整体感,大色块对比。以植物造景为手段,以清新、高雅,优美为目的,强调视觉上的效果,不仅有图案美,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种植的乔木有银杏、香樟、无患子、乐昌含笑、榉树、红梅、朴树、金桂、早樱、杜英、美国红枫等约余株。灌木有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南天竹、洒金珊瑚、花叶美人蕉、金边黄杨、八角金盘等约12万平方米,地被植物有果岭草、小叶扶芳藤、中国络石、麦冬等约30万平方米,绿化档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道——对接生态“廊道”打造美丽“彩带”
入城口和溪心路绿道综合工程慢性系统采用生态型透水天然石艺术地坪,用天然石露骨料洗出型和天然石着色型互相配合的道路工艺,两边用天然石露骨料洗出两条收边,道路中间隔一定距离做一洗出分色带并用配色手法预留各式枫叶图形,让道路效果更为丰富。该工程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体现特色、色彩丰富”为原则,融入“景观、生态、人文、畅通”的理念,高标准规划设计,精心施工,打造成融合慢行系统、生态绿核、道路交通等功能完善的绿道综合工程,提高了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成为永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的入城口,是“浙江十大最美入城口”之一,汽车行驶在五金大道上,满目葱茏、一脉青黛,不少市民漫步于绿道之中,仿佛置身于森林氧吧,好不惬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