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们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现在我们谈不上说一块苦,但一定要一块过、一块干,保持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个一块”是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的重要概念,既具有理论依据又具备现实价值,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严密的逻辑关联,对丽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一块”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价值
“三个一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新阐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从土地改革到上山下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工作制度”一直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从“同吃、同住、同劳动”到“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具体表述变化的背后,折射的却是朴素的道理:离群众越近,离真理越近;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三个一块”是党对干部作风的新要求。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一部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深化作风建设、做好群众工作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有把从生产劳动到柴米油盐和小孩上学这些事做好,才能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他还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把人民群众比作“土地”,只有同人民群众结合,“种子”才能生根、开花、结果。“三个一块”,就是要把群众视作家人,生命连在一起、感情凝在一起、利益绑在一起,同播种、共收获。
“三个一块”是党对工作方法的新提炼。习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群众是我们智慧的源泉,我们做各项工作都要树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导向,围绕群众的需求明确目标,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进工作,以群众是否满意检验成效。“三个一块”,是新时期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工作方法,“一块过”就是要回到群众中去,“一块苦”就是要与群众感同身受,“一块干”就是要带群众干事创业。只有践行“三个一块”,才能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才能真正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来,最大限度地凝聚智慧和力量。
二、“三个一块”的丰富内涵和逻辑关联
“三个一块”是一个有机统一的逻辑链条,彼此之间各有侧重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一块过”是“三个一块”中最基础的环节,是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大前提。“一块过”,就要求党员干部从一起过日子的角度去想问题、谋发展,通过家长里短了解酸甜苦辣,通过畅所欲言汇聚民声民智。“一块过”,切忌走马观花、浮皮潦草。如果只是停留在到群众中转一转、看一看,所得的只是表面,与群众始终有着隔膜。只有放下身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碗农家饭,真正做到时刻与群众在一起,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比如,莲都区推出的网络“微服务”实现“微心愿”,云和县推出的“老李帮忙团”志愿服务大平台,缙云县推出的“缙云烧饼”烘暖大民生等,都是“与群众一块过”的典型做法。
“一块苦”是“三个一块”中最重要的载体,是排解民忧、改善民生的主要动力。“一块苦”,就是要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苦当做自己的苦,帮助老百姓“苦尽甘来”。“一块苦”,就是要时刻在心中装有群众,感受群众生产生活的不易,在工作中真正“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切实为群众谋利益。党员干部只有对群众的“苦”感同身受,才会把群众的需求内化为“埋头苦干”的动力,才能让群众真正感到党员干部和他们是“一家人”,从而理解和支持党员干部的工作。比如,市里推出的“十不说十不准”去官气聚民心、万名干部下基层抓治水、千名干部进企业送服务促转型、百名领导包百案,松阳县推出的“民情地图”助力服务,庆元县推出的干部学技能建设技能型乡镇,景宁畲族自治县推出“四进四当”换位体验连民心等,都是“与群众一块苦”的真实写照。
“一块干”是“三个一块”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团结干部群众一起干事的主要方法。“一块干”,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亲力亲为、以上率下,干着指挥、带头冲锋,发动群众一起干。“一块过”、“一块苦”,根本上是为了“一块干”。干事是为了创业,共苦是为了同甘,只有解决了问题、实现了发展,才是真正服务群众。“一块干”是根治“官僚主义”痼疾的良方,有利于打消顾虑、凝聚共识,有利于齐心协力、又好又快地推进各方面工作。比如,市里推出的领导干部“一联六”、作出实事承诺、开展电视问政,龙泉市推出的干部“马上办”群众办事“零等待”,青田县推出的“三带三敢三不怕”,遂昌县推出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就是“与群众一块干”的有力举措。
三、“三个一块”在丽水的生动实践
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8次到丽水调研,每次都十分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只要你们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十多年来,我们牢记习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的嘱托,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定为战略指导思想,并以“三个一块”作为强化党性修养、整顿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探索出“民情地图”、“民事村了”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工作方法。
理论上,用“三个一块”强化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三个一块”要在实践中砸实,首先要在党员干部心中生根。我们在集体专题学习《习近平同志对丽水工作的重要指示汇编》等基础上,要求党员干部将其与学习身边典型结合起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宣传龙泉市档案局局长朱志伟等10位同志的典型事迹,进一步强化了全市党员干部做好“三个一块”的意识。
行动上,用“三个一块”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三个一块”是群众感情的外在表现,更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运用“工作十法”,以“八个带头”“十项举措”为载体深入整改作风,严格落实“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一块”,进一步强化了全市党员干部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机制上,用制度建设夯实“三个一块”的长远效果。重点围绕“四个有”——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约访下访接访、部门轮值接访等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深化“事不过夜”“乡会村开”等活动,加强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以及扶贫帮困、送温暖等,把工作做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我们建立健全接受群众监督机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完善群众评议机制,全面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
实践启示我们,做到“三个一块”,关键在于身体力行。抓理论、抓行动、抓机制,“三抓”要常抓不懈;讲思想、讲作风、讲长远,“三讲”要常讲不停。
我们将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忠实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积极运用并融会贯通“工作十法”,不断推动“三个一块”在丽水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作出新贡献!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