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了公布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共22家,其中非遗主题小镇6家,民俗文化村16家。我市象珠镇榜上有名,获评非遗主题小镇。
为进一步挖掘与合理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和品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组织开展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认定工作,在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部门推荐申报,专家考察评估、并经社会公示无异议后,认定婺城区竹马乡等22家单位为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象珠镇雅吕村
象珠镇清渭街村
象珠四村齐家堂五进古民居
象珠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珠峰为屏,村环宝带(河),众多的宗祠、古民居、古商铺等旧时建筑令人流连忘返。自年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后,象珠镇以大气魄绘就大蓝图、以大手笔推进大建设,陆续投入上亿元用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使得古韵象珠魅力渐增,风华再现。
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象珠镇文化气息浓厚,锡雕、竹篾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扬四方。这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狮图”的名号最为响亮。
据传,“九狮图”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在宋高宗时代,有小孩用野草扎成草狮子,用野花扎成绣球,以四尺凳为狮架,以竹竿做挑头,用麻线连接,前后推动,这种以草狮碰到绣球为胜的游戏,成了拉线狮子最早的雏形。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后,拉线狮子有了单狮、子母双狮等样式。而后,象珠镇大吕村(大儿前、荷川自、横渡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吕兴通、吕凤仪等人,将原来的子母双狮图发展成了“九狮图”,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象珠镇还有不少传承已久的民间习俗,如每年的正月十八,象珠王氏子孙要将长长的龙灯迎上尖山,俗称迎“太公灯”;每年的年夜饭后,象珠二村、三村村民要点“隔火烛”,祈祷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可谓是“仪式感满满”。
来源: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