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和推广砚台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近日,永康青年篆刻书法家陈一精心制作的一方古砖砚出尽了风头,有位老板慕名而至,要花重金买走,陈一不允。
这方古砖砚凝聚了5位本土文化艺术界名家的心血:诗词铭文由陈寒川创作、徐加方书写,砚边铭文由朱一虹题篆,天地盖梅花由章洪广创作,其他篆刻部分均由古砖砚主人陈一完成。一方小小的古砖砚,成就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文人“雅集”。
陈一主攻篆刻,曾多次入展省级、全国篆刻书法展览,成为我市青年篆刻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两年前,他委托绍兴的一个收藏家朋友找刻有铭文的古砖,希望通过对铭文的研究寻找篆刻的突破点。
前不久,绍兴的朋友告诉陈一终于为他找到了西晋时期的古砖,而且上面刻有铭文“永康”两字,这正是西晋时期“永康”年号。陈一喜出望外,花重金把它买下。
朋友把古砖分切成两半,留取刻有“永康”的半块,小心挖出砚池,做成了一方重1.5公斤左右,长16厘米、宽13.5厘米、高4厘米的古砖砚。
其实,陈寒川老先生得知陈一想做一方古砖砚,早就专门为他创作了一首诗词铭文,徐加方也答应书写铭文。全文如下:“陈一君偶获晋永康元年古砖一方,千年古物,神采宛然,持以制砚,良可宝也。属予为之作铭,曰:越洗水黑,古砚沉烟。振衣百仞兮觅残碣,青灯伏案兮晓光继。文字风,江山气,思接三代兮神来笔。甲午年春月吉日寒川铭明康书”。
陈一获得这方刻有“永康”的古砖砚,才觉得配得上陈老先生的文字。徐加方看了古砖砚和陈老先生的铭文,欣然挥毫。
青年画家章洪广遵嘱,数易其稿,创作了砚盖梅花图。
画家、书法家朱一虹为古砖砚边刻铭文:“陈一耕焉”。
为了给古砖砚配制天地盖,陈一专程来到西泠印社文化产业合作基地——市乐宜工贸有限公司,请老板朋友胡超美帮忙。
胡超美特选一块大红酸枝,由经验丰富的师傅加工完成。
接下来,陈一把徐加方书写的铭文、章洪广的梅花同比例缩小、转印到大红酸枝砚盖的正面和背面。然后拿起刻刀,自己完成制作古砖砚最后一道工序。
大红酸枝质地坚硬,特别难刻,当时,陈一的左手刚被烫伤,但他仍忍着疼痛刻下去,丝毫不敢懈怠,断断续续刻了一个多星期,才全部刻好。
现在,这方古意典雅的古砖砚放在书斋案头,成为陈一的“镇斋之宝”。
(钱江晚报)
(备注:本平台发布之文章主要用作交流,不代表本平台的意见。)
文章和个人简历免费发布、砚台作品分享与收藏请添加客服
砚台之家简介
砚台之家是一个致力于推广砚台文化,传播砚台知识的公益平台。欢迎砚台爱好者添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