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方岩山顶胡公祠内的胡公神像
胡则(——),乳名阿厕,宋太宗金殿御试时赐名则,字子正。父亲胡承师,祖父胡彦瀔,曾祖父胡彭。唐室将季,战乱频仍,贤士大夫纷纷南迁,避乱江东。胡彭贯通经史,乃出仕钱氏,官至仆射,拜吴越令公,始迁居婺州永康游仙乡石门里大圣潭,为永康胡氏一世祖宋太祖乾德元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则即出生于此。
胡则少而倜傥,颖悟过人。尽管吴越国做官凭先代官职承袭,不设科举,但他不为世风所困,坚持购经史、属文辞,好学不倦。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纳土归宋,16岁的胡则成为大宋皇朝的子民,获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端拱二年(),胡则开八婺科第先河,荣登陈尧叟榜进士。淳化二年(),胡则出任许州许田(今河南许州许田镇)尉。由于胡则处事干练,能任繁剧,于是累功升迁,“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选曹计省,历践要途”,直到宋仁宗景祐元年()四月,72岁高龄的胡则才获准以兵部侍郎致仕,归隐杭州龙井,礼佛种茶,安享天伦。宝元二年()六月十八日病逝,享年77岁。康定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奉敕葬于杭州狮峰南麓之龙井源。范仲淹《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对胡则可歌可泣的一生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一、灵夏督粮
北宋初年,中国西北部的党项族政权迅速崛起,不断袭扰边境。至道二年(),宋太宗决定以李继隆为灵、环十州都部署,统帅十万大军前往征讨。时任宪州(今山西静乐县)录事参军的胡则,奉命征集十万兵马30天所需的粮草。胡则对负责这次军事行动后勤工作的河东路转运使索湘说:“只准备一个月的粮草恐怕不够吧?依我看,这一仗打上天还不一定结束得了呢。”索湘觉得此事体大,就派胡则进京请示。宋太宗召见胡则时,问了很多有关西部边境形势和此次用兵方略的问题,胡则成竹在胸,应对称旨。太宗不但批准了增拨粮草的奏请,而且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想不到州县中竟然有这样优秀的人才!”让中书省记下胡则的姓名,以备提拔重用。
战事的发展果然不出胡则所料。西北边陲地域辽阔,气候恶劣,五路大军难以分兵合击,克敌制胜。而党项军时聚时散,神出鬼没,不断给官军以重创。这年八月,副都部署范廷召、王超所部总算在乌白池打了一个小胜仗。都部署李继隆大喜过望,当即派员到转运司矫问军粮:“兵将深入,粮可继乎?”索湘拆读都部署行辕的移文,不由大惊失色:天的粮草业已用完,仓促之间到哪里征集进军歼敌所需的粮草?恰好胡则从前线督运完粮草回到转运司大营。他接过索湘递给他的移文,沉思有顷,建议道:“请大人以有备报之。”
“这……”
“莫非索大人以为都部署真要乘胜追击?”
索湘恍然大悟,连声叫好:“嗯,就按胡参军说的办!”
原来,经过四五个月的长途奔袭,西征党项的官军早已师老兵疲,士气低落,这个仗实在打不下去了。所以李继隆“兵将深入”是假,以“军储不继”为借口草草班师是真。幸而索湘没有上当。李继隆找不到替罪羊,只得自认倒霉,因擅自率部撤退,朝廷降旨严责,并给了他一个降职削秩的处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胡国钧,笔名陆舟、闻讯、胡不归等。现为中国语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浙江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永康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永康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永康市非遗专家委员会委员、永康市胡公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阅读每天最新完整版的《永康V生活》及往期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