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缙云妙相寺痴僧念咒梦雷音,好一处修行圣

妙相寺传述

不知妙相寺,数里入云峰。从胪膛经堂起身循着后面西坑溯流而行,穿过盘缙公路前行走两里左右,来到水牛山脚下,便是麻辽峡谷的谷口。如果再往谷里走十里有奇就到谷尾的清风岭下,翻过此岭便是永康。

峡谷两边群山起伏,山中盛产松木,间长小量杂木毛竹,峡谷深幽水流清澈平缓,谷内农田数百亩,原来都是“妙相寺”的寺田。胪膛到永康的古道纵贯于谷中。现在的麻辽自然村就是散居于谷内。

因有水牛山阻挡在谷口,谷内溪水至此转了一个小弯弯。据说,此处的馒头山(小山丘)和龟背(小岩墩)及外加三处毁掉的石墩统称五神龟,忠诚地守卫在谷口之初,又有水牛山和岩塔山两条巨蛇镇住门户。所以,风水龙脉就凝聚此谷口里。

别看现在谷中林木不茂,过去却是树木葱茏的苍山林海呢,谷中有数不清烂漫山花镶嵌在林间隙地里,百禽鸣唱在绿木枝冠上,麂兔出没于碧草花丛中,呈现一派生生不息景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因为龙脉风水凝聚于此,故在明末年间人们在谷口和谷尾之处各建一寺。谷尾之寺因居清风岭脚就称为“清风寺”,也叫“底寺”。而处在龙脉源头风水随龙外泄之故,寺的规模不大,谷口之寺叫“妙相寺”也称“外寺”。因此地是龙脉盘踞、风水结穴之所,其寺规模可观。现在的寺后山、寺后坪和外寺口之地标称呼都源出此寺。

要说妙相寺,可够巍峨辉煌了,整个谷口都是寺院的建筑。主寺高可摘星,飞檐翘角,云纹瓦档封檐。角栋上府伏着青龙塑像,龙头伸出角尖,昂首长鸣,两条尖带圆球的龙须斜伸两侧,迎风颤抖、栩栩如生甚为美观。

高耸宽广的大雄宝殿中雕梁画栋,枓拱重檐。厅柱过抱,横梁障目。檐柱上镶嵌着京方马脚,画楣镌窗,枓楷朱户等无一不是精雕细琢而成的,殿前用青石板铺砌而成的台阶步平光润,殿堂内用大块磨砖铺地,白灰粉墙及联柱画壁般精工细作而就。整个大殿紅漆油木,色彩填图,金珀贴雕,其建筑与装饰即巧夺天工又富丽堂皇。

高高的顶檐窗楣上横悬一匾,上书斗大的“大雄宝殿”四个欧体楷书,极显苍劲。高阔的主寺大门其门楣上写着“妙相禅寺”四个名家大书,更添殿宇之恢弘。

殿内丹墀前有铺满石板的宽大庭院一个,四周植有各种名花异卉,常年鲜花不竭,芳香四溢,显得四季如春。庭院中摆放着镌书雕图的高大燃纸炉和特大型号的圆鼎式绘纹的古色古香的香炉以及能插以上百枝蜡烛的台階式高架烛台,三者都是用上等的黄铜精制而成。

殿门外,左首植有松和桂,右首栽着梅与竹,颇具文雅气韵。照墙上书写着“南无阿弥陀佛”铜锣般的标志性梵语大字。墙脚处稼有花草以杜野草荒芜。

山山别有景,水水自成形。寺中的佛陀之像各有千秋。大殿正中前面有三大慈尊稳坐在高大的神龛之上,后面有观世音菩萨站立于巨型的莲座当中,左有善才右有龙女伴立身侧。他们个个慈眉善目,脸上透着浅绯色的微微笑意。身着佛装显得庄重安详,那双凝视龛前的含光瞳神欲把香客的隐情洞穿似的。

大殿两边的罗汉们,有儒生打扮的,有商贾员外模样的,有仕宦装束的,有侧身托腮尘眠不醒,不问尘间欲事的,有虬肌突目龇牙咧嘴凶狠异常,欲把一切罪恶打尽杀绝之势的,千姿百态,不作赘述。

寺院内其他如观音大士殿、五百罗汉堂、地藏殿、藏经阁、方丈楼、僧侣舍、仓库房、钟鼓楼等建筑一应俱全,无一不宽敞明亮,优美大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楼房边缘的空地院落的小道旁回廊前有文雅修竹招手待客,风语芭蕉鼓掌迎宾,极显清静幽雅。

春阁心难静,时时送鸟声。寺中的几十位僧人天天在早中晚做三朝佛课。如果有施主前来还愿做佛事者,便会整天传来悦耳的念经诵咒声和幽雅的钟鼓木鱼磬钹盏铃击打声。

僧众时而列队龛前两侧俯首静立吟唱,时而排成一圈缓缓旋转诵咏,时而手敲木鱼心语旁骛地诵经。其声时扬时抑。时而急促如绕口令,时而慢声轻语吟唱,颇俱音乐之美感。

那些施主和众多前来敬佛结缘的香客们,人人诚心俯首合掌口念阿弥陀佛杂在和尚们的经咒声中,时而合拍时而参差地辅佐这经乐之声。

庭中烛台上燃烧着数不清的红烛,烛火荧荧,不停地往下流淌着蜡泪,并不断地滴入台下水槽当中,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弄得蜡渣儿。那插满信香的香炉中和两边燃着的几枝儿臂粗的檀香缕缕青烟袅袅升空。纸炉中的熔熔火焰不断地夹送滚滚浓烟从炉眼中喷吐而出,洋洋地腾空而去。老远就能感觉到有一股氤氲之气味碰击着你的心扉。

在僧人休息时间里,马上就有信徒跪于蒲团上,手里摇着签筒求签问卜。这些有的求运气,有的求婚姻,有的求福禄的信徒们,祈求的目的形形色色,不胜枚举。还有往功德箱内投入大把小把铜板银元以结善缘欲图极乐世界的香客也不在小数哩。这里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虔客烧香沉寿海,痴僧念咒梦雷音”的修行圣地噢。

时近春光杜宇催,一梅引出杏花开。这个自身火红得发紫的妙相寺还带动一个村庄富裕哩。原来距寺院里许之处有一条叫“上店”的咽喉要隘,过往行人和香客络绎不绝。故就有些精明之人在这里做起香纸小吃之类的小生意来,其买卖还特别火红。一蜂得蜜万蜂齐拥,其他有心者见情也陆续参与进来,而且越来越多,投资也越来越大,后来竟把一些大商贾也吸引过来。故而这里盖房子的挂牌开业的接连发生。接着那些大小餐馆,香纸蜡烛店,干鲜果品店、日杂用品店、南杂百货店,以及茶楼酒肆、印染坊、绸缎庄等各种大小店铺和七七八八的摊贩便因运而生,没几年这里便成为颇具规模的商业庄园了。

一指红艳露凝香,蝴蝶蜜蜂思断肠。有了商店和小摊,就必有顾客临门,更何况这里是歇息投宿,会友送别、购物进餐的上佳之所。那些来寺敬佛者和返程回家者都集散与此。但看这些投宿的、退店的、买香火纸烛的,买礼物供佛的人络绎不绝。特别是小吃方面更是顾客盈门,那些人有自个儿打上一盏酒,买来一只缙云桶饼坐在一边自饮自乐的,有结伙沽上一壶美醅买来一叠烧饼找张空桌子围坐着,边喝着佳酿边海阔天空地高谈阔论着的,有倒上一盏香茗边品味边沉思地享受起茶文化的,有买一碗热腾腾馄饨和二根黄灿灿油条填肚充饥的,有卖一碗香喷喷的土索面享受缙云特产之美味以作点心的,也有买些烧饼糕点干果之类准备路上打发时光的人遍庄可见。

就算是本地近客也会在此停上一停,歇歇脚讨口水喝,买只桶饼,烫碗馄饨过过口福也屡见不鲜。所以,这里的叫卖声、求购声、迎宾送客声、招揽生意声不绝于耳。伙计们跑上蹦下地边吆喝边应酬忙得个不亦乐乎哉的繁荣景象天天如此。很快这里就成了远近知名的小康之庄了。

燃篝盛焰薪柴旺,列火灰飞木尽湮。可惜的是这个村庄是因妙相寺而得富的特殊庄园。当寺院存在之时,这里铁定有钱可赚。可是后来妙相寺没有了,截断了这里的客源,他们都是些善于经营的生意人,根本不会务农,于是乎他们只得搬迁到他处经营了。很快这里就变成了一处废墟白地了。

至于这处佛教圣地为什么会毁于一旦,其原因和时间都已失查,但有一个传说似乎有点儿道理。

大约距今二百年前清朝嘉庆晚年左右时,仙都下阳有一叫“奉山寺”犯了国法,皇帝老儿派了一位肥头大耳的钦差带兵围剿,起身时皇帝对他说是剿“奉山寺”可这个饭桶却把奉献的“奉”字听成了相逢的“逢”字,结果把“奉山寺”变成了“逢‘山寺’”了。有人会问把所有的山中寺院都去围剿难道就不怕累吗?可他还真的不拍累,可能是因猪肉过于肥胖而借此减肥瘦身吧,一到缙云,不问青红皂白,见是山寺就剿。妙相寺名声大,离仙都又很近,当然就首当其冲了。而清风寺则因地处偏僻,名声不大,这只猪不知而幸免其难至今尚存。

妙相寺名大寺大,虽历史不长,但空有传说流传于民间,例如隐身袋传说、天来仓地来鼠传说,神仙赶黑石造寺的传说等。不过这些都不属于文所述之例,故不作介绍。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殿疯病因怎么确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tc/2010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