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松村位于浙江省永康市境东部,方岩风景区东侧,由邵田、独松两个自然村组成,独松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庄,有农户户,人口人,分为31个村民小组。
独松初名黄金坦,十峰环抱,中间有松溪纵贯南北,九曲迂回,构成一块小盆地。屏峰、谣峰、乌峰、宾峰、壶峰、笔峰、橙峰、牛峰、茶峰,峰峰皆秀。明代诗人曾写有“东上屏山望,苍茫水国遥;砏岩森画戟,竹树影风潮。举目收疏影,临流渡小桥;斜阳忽返照,疑是赤城标”的诗句,赞美盆地的山水之胜和桔乡之景。村口的石山,形似昂天巨狮,人们不达村舍不见村。明宣德初年,方岩山麓“得耕居”的永康程氏五世祖永延,携子迁徙于此后,在黄金坦的一株苍松之旁建造了一座堂楼,取村名为独松。遂为程氏聚居地。
独松村民是宋丞相程元凤的后裔,明礼部尚书程文德的故乡。文德父,号十峰,是明代弘治十二年进士、名臣、诗人,有《程十峰集》传世。文德,字舜敷,幼年曾读书于松溪书院,嘉靖八年()以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领良知之旨,成了他仕途的思想基础。及第后,授翰林院编修,继侍经筵,历任兵部车驾郎中,升国子监祭酒,起为礼部侍郎,改吏部为左,诏知贡举,加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典教庶吉士。明嘉靖三十二年两直隶、河南、山东大闹饥荒,文德奏章救活了四省饥民。三十三年供事西苑,文德劝帝退位,本已经推定为南京吏部尚书,被免职。回乡后日以著书为事。三十八年病卒。有《松溪文集》行世。隆庆元年赠礼部尚书,万历三年谥文恭。隆庆二年帝派遣专使赴永康宣诏祭葬。奉旨于龙山建造墓陵,同时在独松建造肖像府,春秋特祀。
由于传统的祖德,默默地激励着后裔,独松的教育事业一直很昌盛。继松溪书院之后,民国时期改办了鼎新小学、储英小学、方岩二小直到现在的独松小学。年还创办了方岩第二初中,热心教育事业的程皇生被推举为首任校长。独松自明代至今人才辈出。文德之后有鸿胪寺序班程章绅、顺天府通判程光裕、领兵朝鲜的征倭把总程国华、武信骑尉程殿升、乍浦营参将程宜祥、江西千总程兆恒、西宁知县程如林,以及钦加同知衔、授朝列大夫、文林郎程文轩等等。民国时期,文轩的第五代孙程怡福,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曾参加淞沪“八一三、”“一二八”抗战,后担任十九路军整编的九十五团团长,参加了保卫台儿庄战役,抗战胜利后,曾获胜利勋章等。后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晚年有专著,逾百万言。
独松的旧楼屋大部分是明清两代的建筑,有始祖所建的堂楼建筑群,总宪第建筑群,尚书第建筑群,完整的宗祠建筑群,奉旨建造的程十峰家庙。保存着的文物有明状元罗洪先遗墨《明前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松溪君淑人潘氏合葬墓志铭》和《寿松溪君六秩》、程文德遗墨《寿杨华峰先生表兄五旬》、嘉靖三十二年封大理事评事赠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程世刚为通议大夫的奉天诰命石碑,以及隆庆二年帝旨建造的文德肖像府中的祖、父、孙三代的十多幅朝像,明天顺二年()安葬于善公山的独松始祖墓。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