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在年,我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究竟取得了哪些成绩、离真正意义上的绿水青山还有多少距离呢?在环境日前夕,市环保局一份近万字的“环境公报”,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为市民们解答心中疑惑。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按照“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总目标的要求,我市坚定不移地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子,扎实推进“五水共治”“气尘合治”、行业整治、执法监管、改革创新等各项环保举措,统筹施策,从严监管,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生态环保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5个金华市控地表水断面中,南溪、章店、世雅、桐琴综合水质均达Ⅲ类,塔海第四季度已达到Ⅲ类,其中永康江桐琴桥出境断面全年累计水质为Ⅲ类,氨氮、总磷指标分别同比下降28.0%和26.4%,省考核结果五年来首次实现优秀;主要河道交接断面全域消除劣Ⅴ类;主要饮用水源地杨溪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并多次出现I类水质,水质达标率%。全年PM2.5累计均值44微克/立方米,较年下降17.0%,AQI指数优良天数为天,比年增加28天,优良率86.1%,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近年来首次实现全年无重度污染天气。
二、水环境质量
(一)地表水水质状况
永康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良好。6个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监测结果,Ⅰ-Ш类断面占83.3%,Ⅳ类断面占16.7%,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与上年相比,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明显,其中总磷下降26.0%,氨氮下降37.1%,高锰酸盐指数下降8.3%。水质明显好转,除塔海断面,其它断面水质均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水功能达标率为83.3%。
1、主要指标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分析
从总磷年均浓度变化图上看,章店、桐琴、塔海、世雅、前仓、南溪水厂断面均呈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18.8%、13.4%、26.3%、44.2%、11.7%、38.2%,平均下降25.4%。除塔海断面为Ⅳ类,其它断面均达Ⅲ类。
从氨氮年均浓度变化图上看,章店、桐琴、塔海、世雅、前仓、南溪水厂断面均呈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20.1%、20.9%、35.7%、53.4%、38.8%、52.4%,平均下降36.9%。所有断面均达到Ⅲ类限值。
从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变化图上看,章店、桐琴、塔海、世雅、南溪水厂断面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7.0%、4.0%、10.0%、21.9%、7.2%,前仓断面上升8.7%,平均下降6.8%,所有断面均达到Ⅲ类限值。
2、六个地表水断面水质状况
前仓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表征颜色为绿色,满足功能区Ⅲ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Ⅲ类10次,占83.33%;Ⅳ类2次,占16.67%。
世雅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表征颜色为绿色,满足功能区Ⅲ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Ⅱ类1次,占8.33%;Ⅲ类8次,占66.67%;Ⅳ类3次,占25.00%。
南溪水厂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表征颜色为绿色,满足功能区Ⅲ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Ⅱ类4次,占33.33%,Ⅲ类8次,占66.67%。
塔海断面综合评价为Ⅳ类,水质轻度污染,表征颜色为黄色,主要污染物(超Ⅲ类标准倍数):总磷(0.mg/L,超0.15倍),未满足功能区Ⅱ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Ⅲ类4次,占33.33%,Ⅳ类7次,占58.33%;Ⅴ类1次,占8.33%。
章店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表征颜色为绿色,满足功能区Ⅲ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Ⅲ类11次,占91.67%;Ⅴ类1次,占8.33%
桐琴桥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表征颜色为绿色,满足功能区Ⅲ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Ⅲ类11次,占91.67%;Ⅳ类1次,占8.33%
桐琴桥断面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表征颜色为绿色,满足功能区Ⅲ类要求。全年监测12次,其中Ⅲ类11次,占91.67%;Ⅳ类1次,占8.33%
3、出入境交接断面水质状况
出境桐琴桥断面(永康—武义)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省交界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主要考核的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三项指标年均浓度分别为0.mg/L、0.mg/L、4.03mg/L,较上年分别为下降了26.4%、28.0%、8.8%,变化对比图如下:
入境光瑶断面(丽水—金华)综合评价为Ⅲ类,水质良好。主要考核的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三项指标年均浓度分别为0.mg/L、0.mg/L、2.99mg/L,较上年分别为下降了14.7%、41.7%、15.1%,变化对比图如下:
4、镇(街、区)交接断面水质状况
永康流域内16个镇(街、区)18个交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Ⅰ-Ⅲ类断面10个,占55.6%;Ⅳ类断面4个,占22.2%;Ⅴ类断面3个,占16.7%;劣Ⅴ类断面1个,占5.6%。同上年相比,明显好转6个,好转9个,持平3个。
5、33条主要支流49个断面水质状况
33条河流49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Ⅰ-Ⅲ类断面32个,占65.3%;Ⅳ类断面7个,占14.3%;Ⅴ类断面6个,占12.2%;劣Ⅴ类断面4个,占8.2%。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杨溪水库、太平水库两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G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营养状态为中营养,与上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杨溪水库坝前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全年项目达标率为%。
杨溪水库库中水质综合评价为Ⅲ类,全年项目达标率为%。
太平水库坝前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全年项目达标率为%。
太平水库库中水质综合评价为Ⅱ类,全年项目达标率为%。
三、大气环境
(一)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G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不达标因子为PM2.5、PM10、NO2。全年PM2.5累计均值44微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17.0%,AQI指数优良天数为天,比上年同期增加28天,优良率为86.1%,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出现污染天数51天,占比13.9%,其中轻度污染12.57%,中度污染1.37%,全年未出现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数。
(二)单项污染物状况
细颗粒物(PM2.5):日均值范围为0.~0.mg/m3,达标率为89.1%,年均值为0.mg/m3,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比年下降17.0%。
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范围为0.~0.mg/m3,达标率为95.1%,年均值0.mg/m3,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同比年下降14.9%。
二氧化氮(NO2):日均值范围为0.~0.mg/m3,达标率为95.4%。年均值0.mg/m3,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同比年上升19.4%。
二氧化硫(SO2):日均值范围为0.~0.mg/m3,达标率为%。年均值0.mg/m3,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同比年下降5.6%。
一氧化碳(CO):日均值范围为0.4~2.4mg/m3,第95分位数平均浓度1.1mg/m3,达标率为%,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同比年下降45.0%。
臭氧(O3):日均值范围为0.~0.mg/m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分位数浓度0.mg/m3,达标率为98.1%,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同比年下降14.3%。
(三)酸雨状况
年我市酸雨pH值范围为3.87~8.26,年均值4.96,酸雨污染等级为Ⅱ级,属中酸雨区,较上年差了一个等级。
降水离子组成中,阴离子浓度最高的是硫酸根离子,其次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阳离子中铵离子,其次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的平均当量浓度为2.03:1,酸雨类型未发生根本变化,降水中主要致酸物质仍然为硫酸盐,属硫酸型酸雨。
四、城市环境噪声
城市声环境监测包括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和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年我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7dB(A),较年下降0.2dB(A);城市道路交通噪声66.7dB(A),较年下降0.9dB(A);城市功能区噪声合格率为80%。生活噪声源仍是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状况年我市根据城市根据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要求,对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布点监测,网格大小为×m,共设有效监测点个。根据面积加权计算得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7dB(A),比年54.9dB(A)稍有下降。
城市噪声功能区环境噪声状况年我站对7个功能区测点进行监测,监测结果1类功能区昼间50.6dB(A),夜间42.6dB(A);2类功能区昼间51.5dB(A),夜间47.7dB(A);3类功能区昼间62.1dB(A),夜间58.7dB(A);4类功能区昼间56.9dB(A),夜间51.0dB(A);功能区噪声总合格率为80%。
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年,对20条交通干线噪声进行了监测,道路总长为58.29千米,监测点位27个。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7dB(A),超标路段总长21.43千米,路段超标率36.8%。同比年下降0.9dB(A)。
环境噪声声源构成各噪声源中,以生活噪声源构成比最高,点总噪声源的56.6%;其次是工业噪声源和交通噪声源,分别占总噪声源的23.6%和19.8%。
五、污染防治措施与行动
年,我市紧紧围绕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目标,坚持以治水、治气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污染防治相关工作,以重点任务为主抓手,深化各领域污染防治。
1、治水方面,我市坚持全域治水,科学治理,以排污口整治、劣V类支流治理、“六小”行业整治和河湖塘库清淤等为重点开展治水工作。在对重点断面及排污口保持定期监督预警性监测基础上,开展华溪流域水环境调查,编制《塔海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完成5条灭劣Ⅴ类支流整治,10个金华市控重点排污口源头治理。5个金华市控地表水断面中,南溪、章店、世雅、桐琴综合水质均达Ⅲ类,塔海第四季度已达到Ⅲ类,其中永康江桐琴桥出境断面全年累计水质为Ⅲ类,氨氮、总磷指标分别同比下降28.0%和26.4%,省考核结果五年来首次实现优秀;主要河道交接断面全域消除劣Ⅴ类;27个实施类项目累计投资13.3亿元,投资率完成.4%;完成河道治理公里,建设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三期、芝英污水处理厂二期、象珠污水处理厂并试运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2.13%;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环保绩效考核办法,创建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永康标准”;同步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完成新建管网.8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个村,并实现第三方专业化运维;完成河湖库塘清淤.8万方,全省首创污(淤)泥干馏碳化处置模式,严格落实“河长制”,出台河长制和乡镇交接断面考核办法,将河长履职情况直接与水质挂钩,实现“掌上巡河”移动终端全覆盖;建立护水哨兵,开展“一河一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