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水,可解个人之渴,可聚涓涓细流;一杯污水,能浊个人之衣,能污一片汪洋。
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胡文建多次在会上强调:“开发区‘五水共治’是全市的重中之重,加强污水管网建设,实现‘全域纳管、全线联网’,更是重中之重。”年以来,开发区坚持实施“三年三个亿”的治水规划,其中投入管网及配套建设就超过1.7亿元,建成长达多公里的地下雨污管网,可绕开发区规划区域4圈。企业雨污分流与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成效明显。
雨水的归宿是与溪流汇合,污水的归宿是污水处理厂。在开发区地下“水世界”,雨水、污水将有怎样的经历?且看一杯刷牙水“自诉”的地下管网旅行记。
起点:村里地下管网完成污水最初收集
我的名字叫“刷牙水”,家住在开发区郑村。我的前身叫清水,来自响当当的大户人家——南山自来水厂。
因为需要,我被分配到了郑村。从某天早上开始,我的主人郑先生拧开水龙头,把我装进牙杯刷牙那一刻开始,我的清水生活一去不复返,生活污水成了我代名词。为了摆脱生活污水的头衔,我开始了一段关卡重重地地下管网之旅。
我经过主人卫生间的洗水池进入到所在楼房的污水管,流进了村里的窨井里。主人家里有两个窨井,分别是化粪池和沉淀池。
在主人的卫生间里,除了主人的洗涤用水,还有另一种主要生活污水——如厕水,也一起进入化粪池。在化粪池中污水得以初步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漂浮在上面的污水流进了旁边的沉淀池,进行二次沉淀,留在化粪池里的污物则由专人抽走。我呢,经过沉淀池的二次沉淀后,正式进入村里的生活污水管网系统。
郑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污水管网,房前屋后有直径较细的支管网,村里主干道上有直径粗一些的主干管。在开发区,除了荆山夏村、杜山头村和长恬村,其余26个村的道路下面,都密集地交织生活污水管网,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的存在。
提速:金都路污水泵站提供压力和流量
进入村里的污水管网系统,这只是我的“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一路前行来到华溪边上的开发区污水主管网,正式与开发区的污水部队汇合后,辗转来到了金都路。
在马不停蹄赶了近2.7公里路程后,我开始有些吃力。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导致我的流速越来越慢。大家可能不知道,污水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污水自重和高差产生的重力势能,污水管线的设计一般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的。但当下游的污水管线埋深到一定程度,依然不能满足流速时,污水也会缓滞不前。
幸运的是,我在路上遇到了“救星”提劲——金都路污水泵站。泵站通过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装置提供一定的压力和流量,将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为后续工艺的进行提供了水流动力。
我到泵站后,经过沉砂池、格栅井、污水格栅等处理工艺,进入污水泵房,通过提升泵将我位置抬高,顺利流向下游管网,汇入市区主管网。
相比在要流经丽泽路和银川路污水主管网的“兄弟姐妹”们,我还是算幸运的,少了过河这一关。
我的“兄弟姐妹”们从丽泽路和银川路出发要汇入市区主管网,还得翻过雅庄溪。好在,他们也有开发区设置好的倒虹吸帮忙。倒虹吸是污水管线穿越河流等大型构筑物时普遍要用到的一种装备。它的形状像一个倒过来的彩虹,原理就是借助上下游水位差,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管道向下游输水。有了倒虹吸的助力,他们也能顺利地和我汇合。
中途:四人“诊疗团”把脉雨污管网健康
出了金都路的污水泵站,我的开发区之旅也顺利地告一段落。
但听我的前辈们说,由于开发区一些企业存在雨污混排的现象,前辈们的“变身”之旅中也出现了一些状况。
有的因为污水管错接到雨水管,导致一些前辈在旅途中迷了路,不清不楚地排进了溪流中,成了污染源。有的因为雨水管错接到污水管,导致一些前辈在下雨天遭遇雨水“呛行抢道”的状况,无处可去,不得不冒溢到路面。
不过,经过开发区在“五水共治”以来三年三亿元的大手笔投入改造,前辈途中遇坎的状况越来越少了。自年以来,开发区遵循的是路到哪,地下雨污管网就到哪的原则,全域开展雨污管网建设。光开发区范围主管网的地下“铺管”投入毛估估就达万元,这还不包括农村区块的地下“铺管”投入,目的就是要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互不打扰,最终走向各自归宿。
为了保障我们的旅途顺利,不出状况,开发区还有一支由“五水共治”工作人员陈永山带队的四人“诊疗”团,专门把脉地下雨污管网的“健康”情况。他们摸排开发区每条河的排水口,打开一个个窨井盖,检查是否存在雨污混流,开具“良方”。
为给地下管网“体检”,更快更准确找出“病灶”,开发区还引进了机器人设备,钻进一条条地下管道。通过机器人的摄像头,地下雨污管网的“健康”情况一目了然,一旦发现管道破碎、脱节、压扁等状况,机器人也能准确定位,方便施工人员维修“施救”。
不仅如此,开发区每年在地下雨污管网的运营维护上面的投入也是大手笔,去年就投入了万元。而随着地下雨污管网的日渐完善,这笔运营维护费用也逐年增加。
终点:污水变身“中水”实现循环使用
出了开发区,等待我的还有10.8公里城市主管网的“长途跋涉”,才能来到我旅途的终点目的地,位于城西新区章店村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有一点不得不提,这一路走来,与我汇合的污水种类五花八门,汇聚在一起后,我身上的各类污染指标也在不断增长。毕竟与清洁的水相比,污水有很多污染物,包括氨氮、磷、悬浮物、大肠杆菌等。
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后,我身上的污染物是如何降低或去除的呢?说实话,我也说不上来,只知道需经过多道工序,不断“锤炼”改头换面。
经过一番“漂白”变身后,我告别了生物污水的头衔,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循环使用的“中水”。可别小看我的价值哦,我变“中水”后,不仅可以用来冲洗城市街道、补充河道水源、灌溉苗木农田及饲养鱼类等,还可以排入溪水河流中,涵养河道、增补水源呢。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地下雨污管网是“隐秘而伟大”的民生工程,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关系着千千万万个我最终的归宿,更关系着“五水共治”的工作成效。
随着一张覆盖全区的地下雨污管道健康网在开发区地下徐徐延伸,各项长效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我相信,我的后辈也都能跟我一样,最终实现完美“变身”。更令人欣喜的是,开发区引入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正在筹备建设地下管网综合走廊。这样一来,我的后辈们不用跟我一样走“羊肠小道”,迎接他们的将是宽阔的地下“高速公路”。
文章来源:永康日报
长
按
关
注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永康五水共治
发布“五水共治”相关信息和开展的活动
同时接受投诉、举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