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7时20分跟往常一样,医院上早班的高峰期,大家都行色匆匆的赶往各个科室。突然,在三楼手术室的门口却打破了原有的规律。
“快来人呀,快来人呀..”三楼的走廊上传来一阵阵呼救声。
医院的赵老师途径手术室时发现一人摔倒在地,当时伤者四肢抽搐,两眼上斜,口唇紫绀,见状随即呼救。
赵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立马按通科室门铃,说:“门口有人晕倒,快通知医生,马上拨打急诊电话做好抢救准备,快去充氧气枕吸氧”。
整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有条不紊的忙碌了起来。
“喂,你好,是抢救室吗?这里是MICU,刚刚在手术室门口发生……”
赵老师首先观察伤者的意识情况,对伤者进行了简单的评估,注意到伤者并没有手腕带,所以排除了住院病人的可能性。这时MICU值班医生也刻不容缓的冲向屋外,发现地面有血迹,赵老师与值班医生随即一起为伤者检查头部。当时伤者有意识存在,赵老师先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希望能够联系到亲属,可并没有搭理人,随即使用永康话进行交流,伤者始终没有说话。伤者曾尝试使用手机拨通亲属号码,可始终没有办法解锁。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抢救室的人员也匆匆赶来,虽然当时通过初步的检查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因为当时摔倒原因不详,颅内损伤不清,既往史不详,没有办法联系到家属等原因,所以决定将伤者送至抢救室进一步治疗。
赵老师,真名赵金花,从事护理工作三十年,担任MICU护理组长。
有人也许会问:护理组长医院上班?与其说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一种责任。
每天清晨她都会跟低年资一起上班,
因为是组长,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她才会放心。
因为是组长,担负的更多的是责任。
因为是组长,她付出的也太多太多,
无论春夏秋冬,最早来的是她,最晚走的也是她。
文中使用“赵老师”也是对她的一种尊敬。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