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战场,年有各类工业企业多家,各类经营主体多家,除了本地常住人口2.8万人,还吸引了外来人员约19万人前来创业、工作、生活。开发区不少村成了典型的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倒挂”的村,出租房市场历来比较活跃。眼下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出租房屋俨然成了开发区不少村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
在如何做好“防输入+”文章上,开发区创新探索了“技防+人防”机制,扬长避短精准管控出租房。开发区依托村村都有雪亮工程的基础上,利用全开发区已安装的多套智能门禁系统,线上“管”住无人居住的出租房屋智能门禁,线下张贴“封条”督促人人盯防,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守好疫情防控门户。
只要是无人居住的出租房
一律关闭智能门禁系统
4日14时30分许,记者来到开发区曹园村,昔日热闹繁华的街面变得静悄悄。该村除了各个疫情防控卡点有人值班站岗,巡逻人员绕村巡逻宣传疫情防控要点,几乎看不到其他人在路上闲逛,全村基本处于“冷冻”状态。
“防控疫情要想办法、动真格,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举措,掌握主动权,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曹园村党支部书记胡林元说。该村有村民多人,外来人员有多人,这个春节留在该村过年的外来人员约人。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该村党员干部、网格员每天一线摸排,要求房东签订责任书,切实落实出租房管控,有新情况及时向网格员汇报。但起初在开展出租房排查管控过程中,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我们村的出租房面大量广,人员复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不少房东常年不住在村里,难免存在对租客是否回老家过年等信息掌握不准确的情况。这不仅给排查工作带来不小挑战,还可能在‘防输入’上留下隐患。”胡林元道出了原因。
对此,忙着排摸的网格员着急,房东们也着急,如果有租客不自觉,偷偷跑回来又不主动上报怎么办?总不可能24小时“上门”盯着吧。
不过很快,胡林元就从村里已推行的出租房旅馆式智能管理模式上找到了启示:全村有80%以上房东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相当于有多人外来人员在使用智能门禁系统。经过房东授权之后,租客使智能门禁与二代身份证、手机、门禁卡之间信息实现互通,可以用多种方式开门。但如果房东关闭解除了无人居住出租房的智能门禁授权,那租客即使回村里也无法进入出租房,必须找房东重新授权。“这样一来,房东就掌握了了解租客信息动态的主动权,在出租房管控上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胡林元说。
由此,曹园村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了“十个一律”工作法,率先在开发区通过关闭解除智能门禁的“技防”模式精准管控出租房,要求房东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守好家门,一旦发现有外来人员偷偷入住、故意隐瞒不报,或者已住村里的租客不遵守管理制度等情况,房东为第一责任人,将追究房东责任。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村民自觉居家“隔离”,减少在村内走动,使全村尽可能处于“冷冻”状态,该村村两委主动服务,通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