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原创陌上花开红墨添香专访永康二

早春三月,和煦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春风拂面,绿了柳枝,红了樱花,白了李花,灿烂了校园。当我走进姚庭老师的办公室,一股墨香迎面扑来,整整一个下午的交谈,更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和姚老师交谈,自然离不开他的小说创作。见我手中捧着他的中篇小说集《被风刮破的影子》,姚老师的神情突然变得有些复杂。“我以前是写中篇小说的,写了十几年,可以这么说,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说着摸了摸书籍,似爱抚着心爱的孩子。“我现在很少写中篇,主攻微小说创作。”说起他转为微小说创作的原因时,姚老师不无感慨地说,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传统的阅读慢慢地被“快餐文化”取代,能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微型、新颖、巧妙、精粹”的微小说更能适应当代生活节奏、当代情绪宣泄、当代传播方式和当代阅读需求,成为全民阅读当中的重要文体。

微小说?不等我追问,姚老师迫不及待地向我介绍起了“微小说”,稍快的语速分明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创作的激情与热爱。微小说首先它是小说,不是故事,更不是桥段,必须塑造人物,设置情节;微,一般指字以下,字左右,而闪小说则更精炼了,要求在字以下。这样的作品往往能“以小见大”、“尺水兴波”,彰显快节奏时代的碎片化阅读特色,符合读者追求轻松阅读的心理。

“一篇小说你需要创作多久?”

“一篇微小说创作,我一般半天、一天内就能写完,有时是一气呵成。难的是创作前的构思,可能是一周、一月、一年,甚至更长。但也有灵感一闪,立马起床,一挥而就的时候。作品酝酿的过程是最煎熬人的,但也是最快乐的事。痛并快乐着吧!”说到微小说的“创新”,姚老师说,“别人写过的题材,尽量不写;即使写,一定要另辟蹊径,创造别有洞天的效果;切记,只能借鉴,决不能抄袭。”题材出新,构思出新,是姚老师对自己创作的苛刻要求。“题材、构思要新,这也是最折磨自己的地方,为了避免雷同,我必须阅读浩如烟海的微小说经典作品。”话语中透着股韧劲与执着,“当我构思出一个新颖奇特、与众不同、内涵丰韵,且能震撼到读者灵魂深处的作品时,那种幸福感是难以言喻的。”

当我问及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姚老师笑笑说,下一部吧。我也笑笑说,永远的下一部吧?姚老师笑笑,继续说:“我创作有个经验,很管用的,就是在每一篇小说写好之后,都会先放一放,不要急着投稿;要‘冷处理’几天,甚至一星期,或者更久,再重新拿出来,反复修改,不遗漏每一个细节。同时还要讲究语言的韵味,反复轻声诵读,在反复轻声诵读中领会语言的顺畅和韵味。说到语言,初学者往往认为,华丽,甚至生僻的语言就是好的语言,差矣!什么是上乘的语言?这里,我就用一句话概括:用最精简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小说的语言是姚老师颇引以自豪的,他说,业界人士特赞许其作品语言有“味道”。

“我拜读过了您的好多作品,觉得您塑造的人物很难判断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主题也不直白,读者往往造成多义解读。是这样吗?”

“是的,我不喜欢塑造所谓的好人或坏人,也不太喜欢歌颂或者鞭挞某种社会现象那种浅显的主题;我更喜欢讲述很难判断‘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那种,偏向挖掘人性的复杂和表现社会现实中的无奈。我曾经戏言,我的微小说观是追逐‘千里少女’,‘千里’就是‘重’,内涵要厚重,经得起咀嚼,催人顿悟,引人深思;‘少女’就是‘妙’,即构思要妙不可言。不过,这个少女离我太远,千里之外,我很难追到手。”姚老师幽默地说。

“短短的一年时间,竟创作了这么多微小说,获得这么多的奖项,您真了不起!”

面对我的赞誉,姚老师却不以为然。“微小说界人士说,一个叫红墨的陌生作者名字频频出现在全国微小说大赛上,令人刮目相看,真乃天才!其实我哪里是天才,我是蠢材也,因为如今的我已是个老朽了,开窍慢,起步晚,又天性懒惰,顶多算是大器晚成,再说,我还没‘成’呢?”谦逊的话语杂陈着漫漫创作生涯带给他的人生百味。

有专家评论:内涵厚实、构思奇妙、语言精准,是红墨微小说的显著特点,作为一个微小说新锐作家,红墨先生可谓出手不凡。作家张颉语:红墨是微小说“结构大师”。姚老师说:此言过矣,以此为勉吧!

十多年的创作积累,让姚老师厚积薄发,作品获奖、发表,译成英文走出国门,这些都是实至名归。十多年的执著,让我心生敬佩的同时也有几分不解。在我看来,他似乎没有成为林语堂或者莫言的可能,但是他努力前倾的姿态又不止一次告诉我:确实有一种人,写作对他来说并不意味着成为人们通常所谓的作家、所谓的成功者,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文字寻找和灵魂、世界的对话。这样的人坚信,在喧哗骚动的世俗社会之中,人还有另外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和心灵有关,和人生的真意有关,值得为之付出。所以宁可从扰攘纷杂的俗世生活中退回到一张书桌前,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不觉想起一句诗: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陌上花开,清香四溢,我们是该静下心来,慢慢走,欣赏吧!

姚庭,笔名红墨,农工党党员,永康二中教师。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当代微篇小说作家协会理事、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出版小说集《挂在树上的青藤》《被风刮破的影子》二部。作品散见《小小说大世界》《金山》《西部文学》《浙江小小说》》《当代文学》《参花》《台湾好报》《国际日报》等中外报刊;入选年度佳作选本、《高校文学》等;被译成英文发行美、法等国。多篇作品荣获全国微小说大赛奖。被评为“年度中国微篇小说新锐作家”。

1.《当爱情遇上亲情》获当代微篇小说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国首届微篇小说争霸赛银奖

2.《只有15分钟》获“征程杯”第二届全国微小说大赛优秀奖

3.《军帽上的野百合》获“金山湖畔遇见你”全国首届爱情微小说征文大赛三等奖

4.《与段延庆同居》荣获首届“德泰银海杯”全国闪小说大赛优秀奖

5.微小说《拍电影》获首届“林中凤凰杯”全国短小说征文“入围奖”

6.小小说《鉴定手镯》发表于《小小说大世界》年第3期

7.《患病的爱情》《最后的情书》《在水中》等发表于印尼《国际日报》

8.《微篇小说报》专版推出《爱情疗法》《宠物》《彭江失踪之谜》《舌头本无恙》《蜘蛛》《儿孙满堂》等6篇。

9.《解药》发表于《金山》(年第11期)

10.《包公狼》发表于《现代作家文学》(年第11期)

11.《要不要打电话》《开锁》《只有15分钟》《洗脚》相继发表于《浙江小小说》

12.《军帽上的野百合》《聋哑街》《婆婆和媳妇》《彭江失踪之谜》入选《中国微篇小说佳作》

13.《当爱情遇上亲情》《手机》入选《中国闪小说年度佳作》

14.《晕乎乎的夜晚》《与段延庆同居》《只借10元钱》《一个都不能少》先后发表于《微篇小说》

15.《催命时间》发表于《精短小说》(年第1期)

16.《不是钱的事》发表于《吴地文化·闪小说》(年第1期)

17.《长颈鹿和狐狸》发表于《中国寓言故事》(创刊号)

18.《爱情疗法》被《高校文学》年第4期转载

19.《姊妹湖》发表于《西部文学》春季卷

20.《耷拉》《牺牲》《3号》发表于《参花》(年第4期)

21.《当代文学》海外版(年第15期)共发微篇小说10题,其中《在水中》《我的爷爷和奶奶》被美国宋德利教授译成英文发行美、法等国。

文/曹敏华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最好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sh/2227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