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江河密码一脉钱塘》摄制组蹲点我市进行专题拍摄。
在四天时间里,摄制组走街串巷,走访了我市多个镇,挖掘拍摄五金匠人、地方特色手工艺、传统地方文化等等。
据介绍,《江河密码一脉钱塘》大型系列人文纪录片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着力打造的一期节目,将通过对钱塘江沿岸的实地行走,以历史和人文的角度,挖掘和展示江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地方特产、民间艺术、乡风民俗、历史传说和精英人物故事等内容,深度解读钱塘江的文化基因。对于我市而言,能通过中央级媒体的视觉反映五金文化深厚的历史内涵,展示永康的人文风貌,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拍摄期间,摄制组每天起早贪黑,走街串巷,走访了我市芝英、唐先、石柱等多个镇。拍摄了钢铁市场、篾匠手工艺人、非遗传人打铜打锡、传统民俗“翻九楼”、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感戏”等诸多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还拍摄了梅干菜、肉卖饼等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并采访了盛一原等具有代表性的永康五金匠人。将永康的五金文化与历史、人文、风俗等有机的结合、讲述。
摄制组导演刘子厚认为,拍摄期间,永康人坚韧的精神最为打动他。
《一脉钱塘》摄制组导演刘子厚说:“为什么到永康呢,是讲整个金华地区人的精神,永康是具有代表性的,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往外闯。这叫五金之都啊,百工之乡,真的很厉害。”
拍摄期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婉珍看望了央视编导们,并希望他们把永康的人文风情、历史文化通过电视艺术展现出去。
据了解,《一脉钱塘》纪录片共分七集,每集约37分钟,通过长达两个多月的后期制作剪辑,将于今年年底与广大观众见面。届时,观众朋友们可以通过央视的镜头,去重新认识与解读我市的乡风民俗、五金文化。
领导说了!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