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展览预告2017丽水国际摄影节永康2

寻找身边的风景

全民读图的时代,人人握有相机,摄影无处不在,貌似欣欣向荣,画面却千篇一律。所谓准专业的,扛着长枪大炮,不远万里,机械生产,快餐消费,扎堆在民俗风光中、迷恋在风花雪月里,殊不知,身边就有一道最美的风景。

永康,是小五金生产基地,五金产品畅销世界;外来民工有60万,超过了当地居民58万,他们一代接着一代,为永康的发展作着贡献。市摄影家协会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鼓励、引导会员拍摄当地的题材,记录身边的人和事。

年,协会开办了两个摄影班:一个是纪实班,由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卢广任导师;一个是新锐班,由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师范顺赞任导师。在70多名报名会员当中,择优录取了每班各10名学员,这些学员来自机关、工厂、学校。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创作,今天,这些作品已经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我们诚恳的希望大家对这些作品提出批评和意见,以利于他们更深一步的拍摄和创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永康市摄影家协会,正在鼓励和引领会员“拍身边、拍专题、拍专业、成专家”这条新时代的摄影新路上,以相机为笔,用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看不见的民工》

一百多年前,美国有劳工;现在,中国有民工。劳工已经消失,随着基础建设的完成,民工也会消失。摄影的最大功能就是记录,记录当下民工的酸甜苦辣,是这一代摄影人的责任。

有些人说,民工的题材多了,烂了,不要再拍了。的确,各种展览中都有民工的影像,但这类影像大多表面化、类同重复,缺少深度。这次开办专题摄影工作坊,就是想以“民工”为题材,进行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拍摄探讨。

以《看不见的民工》为题,让学员寻找不一样的民工生活和工作。用镜头,记录当下民工的命运、情感、痛苦;表达民工的心愿、心情、心声;提出民工的问号、问题、问计,这是对学员们的要求。

专题摄影,首先需要调查,调查需要沟通,学会沟通,调查才能深入,拍摄才有力度。拍摄之初,学员用了2-3个月的时间,通过大量调查采访,确定了各自的拍摄主题,拍什么,怎么拍,而且必须单独完成。

一个摄影爱好者,单独完成一组专题作品,确实有一定难度。一些平时拍些花花草草的学员,碰到棘手的问题会很难解决;一些学员在调查中,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民工医疗问题,承受不了心里的痛苦和压力,从口袋里拿出给民工回家治病的路费后,最后放弃拍摄、退出学习。的确,社会问题拍摄需要有一定的爱心,更需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这些,不是每个摄影师都能做到的。

与拍摄对象的深度融合,是拍好作品的关键。拍摄《私密空间》的学员,与民工同吃同住,慢慢地,就成为了他们非常要好的朋友,了解了他们的心声、心愿。拍摄《迷失方向的农民工》的学员,大年三十了,放弃与家人团聚,在看守所里和有犯罪嫌疑的民工一起过年。拍摄《保姆》的学员,为了了解保姆的整个过程,找过保姆、当过保姆、雇过保姆,从而深入地了解了保姆。

十一个学员,在一年的调查拍摄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成果,终于初步呈现出来了。虽然还略显稚嫩,但这是他们现在这个阶段真实的水平和真正的思想。毫无疑问,他们还需要长期的坚持、追踪、记录。

记录看不见的民工,路--还很长!

工作坊导师:卢广(策展人)

助教:项新平楼美如

学员(参展摄影师):方玲莉,王周希,卢斌,朱革承,刘志豪,徐健儿,应益民,陈国勇,俞根祥,徐宏涛,黄金重

作品赏析:

《保姆》应益民

《变迁》陈国勇

《初级工业民工印象》徐宏涛

《穿上制服的民工》王周希

《何处是他们的家》朱革承

《角色》俞根祥

《迷失方向的农民工》刘志豪

《民工的孩子早当家》黄金重

《漂泊的青春》方玲莉

《私密空间》-徐健儿

卢斌专题《儿童房》

中国?丽水摄影节

展览时间:年11月15日—19日

展区







































白癜风的偏方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sh/1965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