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颜元滔朱彦侃这两天,永康铁匠“国兴师傅”突然在朋友圈走红。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2日,诸暨一位石大伯发出了一则寻人信息,50多年前,才10岁的他丢了给妈妈买药的钱,“国兴师傅”拿出5元钱帮助了他。这么多年过去了,石大伯一直对“国兴师傅”念念不忘,希望找到这位永康好心人,并把钱连本带利还给“国兴师傅”。23日,本报记者接到委托后,开启了全城搜人模式。故事开始:年冬永康铁匠给了10岁小男孩5元买药钱石大伯名叫石和苗,老家在诸暨马村,今年63岁了。石和苗回忆,那是年的冬天,那天北风很大。妈妈患病卧床起不来,爸爸在外地工作,弟弟妹妹都还小,作为家中老大的他接过妈妈给的5块钱就往药店跑。药店在外陈,是一个距离马村2.5公里远的市场。小孩子一路慌慌张张,不知道钱什么时候就掉了,等到药店才发现付不出钱,急得哭起了鼻子。说来也巧,药店隔壁有家城南公社王家井铁器社。铁器社早前曾在马村石和苗家隔壁设了一个打铁点,开了两三年,打铁的师傅就是国兴师傅。“那时候我很喜欢看国兴师傅打铁,他也爱逗我玩。”石和苗说,国兴师傅看他哭着鼻子,了解了来龙去脉,就掏了5元钱给他买药。“拿钱买了药,回家也不敢和我妈讲,主要是怕挨打,又怕她气坏了身体。”石和苗说,10岁的自己玩性大,时间一久就忘了。事实上,石和苗曾在十多年后去找过国兴师傅。但是铁器社的人说国兴师傅已经回永康老家了,就断了线索。后来,石和苗在杭州创业,在红太阳广场(现在的武林广场)做过牛仔批发,后来又炒股,慢慢地就发家了。但这些年心里这件事一直放不下。“这不,前两天,我妈又病了。带着老太太看病买药时,往事又浮上心头。”石和苗说。年1月23日9时石大伯委托本报找恩人23日9时,记者联系上了身在诸暨的石和苗。“国兴师傅今年应该快80岁了。他全名叫什么我不清楚,只知道大家都喊他‘国兴师傅’,但不太清楚具体是哪两个字,姓什么也不知道。”石和苗表示,他还记得国兴师傅年轻时的相貌,眼睛有点小,颧骨有点突,中等身材。“5块钱在那时候数目不小,国兴师傅月工资大概40元。那时候一斤肉6毛8,能买7斤多。可是账又不能这么算,现在差不多的岗位月薪1万元左右,按照比例,至少值块钱。”石和苗说,国兴师傅能给一个小孩5元钱,不打字条,没有担保。现在想想,他真的是好人。“他知道我家在哪儿,离开时也没来要。我每次过年就会想起这个事情,也总是和孩子说起国兴师傅。”说到这,石和苗很动情,记者在电话这头听到了啜泣声。石和苗介绍,马村是一个大村,农民都有农具需要。当时大家都很穷,要打个农具,钱不够,常常差个几分、几毛的,国兴师傅都会拿自己的钱垫上。“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很感念他的。你们能不能帮忙找一找?”石和苗说,虽然按照年龄算不一定能找到,但是他相信国兴师傅好人会有好报,如果找到他,一是想连本带利把钱还上,二是想见见国兴师傅,当面感谢。另外,说起打铁点,石和苗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当时和国兴师傅搭档的还有一个打铁师傅,叫凯金,也是永康人,还有3个诸暨本地人。23日10时感恩的心牵动两座城为了尽快找到国兴师傅,10时,记者将寻找国兴师傅的信息在浙江新闻客户端永康频道和永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