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就像一杆秤,度量出城市的“硬实力”,那么公共服务就像是一块块砖石积少成多,为百姓垒起一座“连心桥”,直抵城市最温柔的内里。
这里是永康市城西新区,一方创业的沃土,在这个面积不到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聚集着近家企业、19个行政村、2.1万本地人口以及10余万外来建设者……
在这片“造富”的土地上,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不仅能够实现“农商并重、义利并举”的梦想,更会被这片土地上的温暖和正能量所打动。
在这里,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及时的政策传导以及村居资源的牵线搭桥,“量身定制”的公共服务正沐浴在新区每一处角落;在这里多谋民生之利,善解民生之忧。
近年来,永康市城西新区正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数字化和网格化治理,公共服务由“有”向“优”发展,打造出公共服务的“金腰带”。为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区品质提升和文明文化、社会治理、智慧服务的联动转型按下“加速键”。
当人人都被温柔以待,城西新区最为真挚的诚意也就近在咫尺。
高品质服务
推动经济蝶变跃升
一块区域的创新能力,往往决定着他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
“土地免费给,我都不会去的,就在城西扎根了。”永康市智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丛华说,近些年随着企业飞速地发展壮大,时常有外地的招商部门前来游说,希望其企业可以到当地建厂发展,但最终都被他婉言谢绝。
在于丛华看来,永康这座城市的供应链和城西新区管委会的服务,才是他这位山东汉子不愿走掉的真正原因。
该企业自年在城西建厂以来,便一直将科技研发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举使其在国际休闲运动车行业,赢得了客户-额高超万元,年底销售额将轻松突破1个亿。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于丛华说,智展是被城西新区管委会呵护着长大的。“不是你一个人在奋斗,是有人管你,有人关心你,在城西办企业,我得到了保姆般的照顾。”于丛华说,企业的发展总是需要有相应的文化作为辅助,在企业一门心思“研发”的时候,是城西新区的工作人员发现企业手握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可以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区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应海浪语重心长地对于丛华说,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张不可多得的“金名片”,也是企业文化沉淀最好的佐证,可此前于丛华这位搞技术的理科男,根本没有